标题:
国内不锈钢市场进口趋势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wxz0420
时间:
2004-5-28 07:59
标题:
国内不锈钢市场进口趋势分析
专家分析认为,我国不锈钢进口规模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保持基本稳定,但由于激烈的竞争,进口利润空间将会越来越有限。
中国五矿钢铁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喻恩刚日前在太原召开的中国特殊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2004行业年会上对今年我国不锈钢进口发展趋势分析指出,2004年中国热轧不锈钢产能将提高到170万吨左右的水平。由于国产热轧能力尚不能满足国内需求,进口热轧不锈钢将会保持稳定的规模。2004年中国新增加冷轧生产能力50万吨,将带来冷轧不锈钢进口的进一步下降,市场压力也会进一步加大。 中国仍然是国际不锈钢产品的主要消费和进口市场,目前的表观消费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的总和,中国市场已成为国内外不锈钢生产企业争夺的焦点。2003年,中国五矿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进口不锈钢100多万吨,为我国最大的不锈钢进口企业。从世界和中国不锈钢生产和需求状况来看,中国市场的竞争将会十分激烈,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也将维持较低水平,进口的利润空间将会越来越有限。
美国取消针对钢材进口的201条款后,我国于去年12月26日也取消了关于冷轧不锈钢进口的正式保障措施。随着中国冷轧不锈钢产能的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成本也越来越具有优势。关于冷轧不锈钢产品进口的保护措施将会逐渐减少。在未来的不锈钢进口和经营中,稳定市场和规范操作十分重要。对于在中国市场采取非正常经营销售方式,特别是低价销售不锈钢产品的国外厂商,有可能会面临在WTO框架内相应贸易措施的管理。
专家对我国近几年不锈钢进口品种进行分析后认为,2004年及未来几年,我国冷轧不锈钢进口将逐步下降,热轧不锈钢进口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2002-2003年国内冷热轧不锈钢占进口不锈钢总量的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冷轧、热轧不锈钢的进口比例为4:5,2003年变化为3:6.6。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冷轧不锈钢生产能力的持续大幅提高,进口需求减少。华南地区改轧工厂的发展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也影响了冷轧不锈钢的进口数量。相对来讲,热轧熔炼能力的提高较慢,许多开工项目尚未形成生产能力,所以热轧不锈钢进口维持在较高水平。
从冷轧不锈钢进口的品种结构来看,2003年1~3mm冷轧不锈钢卷板占进口总量的比例从2002年的21%增加到30%;0.5~1.0mm冷轧不锈钢卷板的比例从61%降低到53%。以上结构变化的原因是我国冷轧能力,特别是0.5~1.0mm 规格生产能力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1~3mm规格进口比例的增大一方面是由于0.5~1.0mm规格的进口减少带来比例的相对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机械工业的发展带来规格需求量的增加。
2003年我国热轧不锈钢进口占总进口量的比例显著增长。除10mm以上规格外所有热轧产品进口都出现增加。由于国内改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市场扩大,厚度4.75mm以下的热轧不锈钢进口增长较快。机械电子、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使得4.75mm-10mm规格的进口也出现了大幅增加。
专家分析认为,未来几年中国不锈钢贸易以进口为主的方式短时期内不会改变,但国内冷轧不锈钢质量的提高将对不锈钢贸易造成影响。
从2001到2003年,我国不锈钢进口贸易中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所占进口总量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一般贸易项下的比例为70%-80%,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所占比例为20%-30%。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不锈钢中,冷轧产品占绝对比例。但是,随着国内冷轧加工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扩大,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加工出口使用国产冷轧不锈钢的比例有望提高,进口会逐渐减少。影响进口替代的重要因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国产冷轧不锈钢的质量状况。过去国产冷轧不锈钢与进口产品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国产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可替代性会逐渐增强;
二是目前加工贸易所享受的税收减免对进口替代影响很大,国内以产顶进政策如何制定和落实也将会影响国产材料替代进口。
专家认为,由于国际镍价居高不下,考虑到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几年我国从印度进口200系列不锈钢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据中国五矿钢铁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喻恩刚介绍,在去年不锈钢进口贸易国别分析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从印度进口的不锈钢数量大幅增长。2001年从印度进口不锈钢占进口不锈钢总量的比例为1%,2002年增加为5%,2003扩大到9%。印度生产不锈钢占我国市场份额的急剧增长,主要是由于其201、202系列产品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大范围流行。
另外,台湾地区200系列不锈钢产能今年也将释放,华东地区甚至还出现了200系列台湾产的1.5米卷板,值得业内关注。
钢结构网 (2004年05月27日)
―――――――――――――――――――――――――――――――――――――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欢迎光临 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http://okok.org/)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