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XinY structural consultants ltd

 
有关索穹顶结构的提问?
bacmo






积分 104
帖子 76
2003-8-7 10:48    顶部


索穹顶结构的每圈杆件预应力值应该是一样的,可是在施工工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不均匀的预应力,有时候还很大,这样如何评估结构是否可靠?
  
结构的整体预应力水平如何? 如何为施工调试提供判别依据?
  
还有,其他杆件的预应力值又是多少?
  
请大虾们能给予答复,谢谢!
sphinx






积分 503
帖子 168
2003-8-8 21:24    顶部


    bacmo说的“每圈杆件预应力值应该是一样的”,只适用于圆形平面轴对称索穹顶。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的平面做不到这一点。
    但无论对于哪种索穹顶(可以更广一点,对于任何张拉结构),在施工中都不可避免产生预应力分布误差,即实际状态和设计理想状态之间差异。要评判这种差异是否可以接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你测出足够多的单元内力,与设计状态加以比较。
    但有个理论上的预测方法,即分析整体结构的误差敏感性。这里的误差有:单元材性误差、下料误差、测量误差、理论模型和实际情况的差异产生的误差等。以上误差起作用的机理不同,但所产生的结果均表现为实际的几何形状和单元内力与理想设计状态之间的差异。所以可以采用符合标准正态分布的单元下料误差来模拟以上所有的误差。
    下面的数据是如图片所示的一个平面为半圆加半个椭圆的Geiger型索穹顶结构在单元最大下料误差[-1%, 1%]和[-0.5%, 0.5%]两种情况下的误差分析:  
                                    -1%<ΔL/L<1%                -.5%<ΔL/L<.5%
单元内力最大误差(kN):        6.76                                        1.4
单元内力最大误差率(%) :     45.4                                      9.92           
节点坐标最大误差为(m):    0.0088                                     0.002
坐标最大误差与跨度比:      1/784                                       1/3450      
(这里的数据老挤在一起,调不过来)
    可见索穹顶结构并不是一个下料误差敏感结构,因为0.5%的下料误差已是相当可观了(个人观点)。分析原因可能是索穹顶结构可以通过整个结构的形状和内力变化消耗施工误差产生的影响,不会出现局部的误差效应积累。
    对于其他的张拉结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acmo






积分 104
帖子 76
2003-8-11 21:00    顶部


多谢楼上的朋友,请问您的例题结果是扎样做的,能说的具体些吗 ?
采用的什么方法?你能提供一些有关资料吗?
sphinx






积分 503
帖子 168
2003-8-12 00:47    顶部


用一些数学软件,象matlab,maple等,生成一组符合标准正态分布数,把它变为单元初始长度误差,计算结果与没有误差比较就可以了。有自己的程序比较好实现,要是用一些通用程序可能会比较麻烦一些,我没试过。
关于张拉结构施工误差敏感性分析,我还没看到过什么资料(许是孤陋寡闻),权当是我提出的吧。8D
bacmo






积分 104
帖子 76
2003-8-15 13:26    顶部


thanks,sphinx
bacmo






积分 104
帖子 76
2003-10-5 12:19    顶部


是不也能有数理统计来解决这个问题,我现在将想法提出,希望大家能讨论交流。先将受力最不利那圈的预应力测出来,假设内力值服从正态分布,再检验这一分布是否正确。后将这一样本的均值,方差算出来,根据检验假设理论,求出内力的置信区间,或内力值均值的置信下限,即给出结构需要的最小内力均值。不知这一想法是否正确,希望各位大虾指教。
Bighand00






积分 61
帖子 43
2003-10-21 10:06    QQ 顶部


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应该有一定的可行性。设想可以这样,改变索的预应力水平,选定一个参数(比如结构的位移、应力),用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选定一组计算方案,对所得的数据做一个假设检验,比较一下各根索的预应力对结构参数的敏感程度。然后在施工中控制较为敏感的索的参数值,应该可以提高施工精度。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