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XinY structural consultants ltd

 
建筑钢结构
chinatager






积分 1677
帖子 771
2001-12-5 15:06    QQ 顶部


建筑钢结构
    建筑钢结构是指用钢板和热扎、冷弯或焊接型材(工字钢、H型钢、压型钢板等)通过连接件(螺栓、高强螺栓锥头等)连接而成的能承受荷载、传递荷载的结构体系。钢结构建筑是指用钢结构作为主要受力结构,经设计、施工、安装而成的建筑。  
      建筑钢结构与混凝土、木结构等相比,具有轻质、高强、受力均匀、易于工业化、能耗小、绿色环保、可循环使用、复合可持续性发展等优点。同时,其造价较高,对设计、制造、安装的要求较高,需要相关的辅助材料与之配套(尤其是住宅房屋),使其发展与多种因素相互影响。  
应用范围  
    传统的钢结构主要应用于跨度大、高度大、荷载大、动力作用大的各 种工程结构中, 如工业厂房的承重骨架和吊车梁、大跨度的屋盖结构(图1)、高 层建筑的骨架、大跨度的桥梁、起重机结构、塔架和桅杆结构、石油化工设备的 框架、工作平台和海洋采油平台、管道支架、水工闸门等;也常用于可装拆搬迁 的结构,如临时性展览馆、建筑工地用房、混凝土模板等。轻型钢结构常用于小 跨度轻屋面的各类房屋、自动化高架仓库等。此外,容器结构、炉体结构和大直 径管道等也常用钢材制成。  
    现代钢结构已推广向住宅、商用写字楼、展馆、体育馆、等民用和公共建筑。  
主要材料情况  
    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国钢产量从1978年的3178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12850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15.8%,并且每年以300万吨以上增长速度发展,成为世界上的产钢大国。钢材产量从1978年的2208万吨增至到2000年13146万吨,同样每年以200万吨以上的速度增长:但每年仍从国外进口1000多万吨钢材,据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中国钢材消费达到1.4亿多吨。中国人均钢材量为100kg,低于全世界平均150kg。  
    用于土木建筑中主要品种是线材、冷弯型钢、薄板、带钢、无缝钢管、焊接钢管、普通大、中、小型材和中厚板,1997年和1998年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鞍山第一轧钢厂建成三条生产线开始生产H型钢,设计能力为140万吨,规格为H=100mm-700mm。2000年产量预计达到40多方吨。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中国建筑用钢约占全部钢材产量的20%--25%,约2500多万吨。其中钢筋混凝土用钢筋,钢丝,钢绞线约2000万吨,钢结构约200万吨,金属门窗及设备支架约300万吨。钢结构用材目前仍以Q235为主,也有部分钢厂按日本或美国标准生产钢板。如按工程建设(土木建筑)统计,包括桥梁、石油管线及各专业工业部门使用钢材其总量约为4000-5000万吨,占全国钢材产量45%左右:  
行业政策  
    1996年建设部编制了《1996-2010年建筑技术政策》提出合理使用钢材研制推关广H型材;闭合型钢、冷弯型钢、稀土钢、彩色涂层钢板、镀锌板、锌铝合金板和模板用冷轧钢板和环氧敷钢筋等:研制解决钢结构的防腐技术、防水、防火涂料技术,以满足建筑用钢的发展需要.发展钢结构、开发钢结构制造和安装施工新技术。 井建立相应配套的建材、钢材、焊接材料、连接件和金属制品的产品结构体系。  
    1998年10月建设部发文《关于建筑业进行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通知》,通知中推广第八项新技术为钢结构技术。主要内容为:高层钢结构技术、空间钢结构技术、轻钢结构技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高强度螺栓连接和焊接技术、钢结构的防护技术。  
    1999年,月建设部和冶金工业局共同发文,成立“建设部、国家冶金工业局建筑用钢技术协调组”秘书处挂靠建设部科技司和冶金工业局规划司,并相继成立“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二个专家组。  
    2000年5月建筑部、国家冶金工业局建筑用钢协调组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建筑钢结构技术发展研讨会,会上建设部和国家冶金工业局领导作了重要指示,成立了全国钢结构专家组,讨论了国家建筑钢结构产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及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政策。专家们提出将建筑钢结构归纳为高层重型钢结构、空间大跨度钢结构,轻型钢结构、钢---混组合结构、住宅钢结构五大类。"十五”期间应以住宅钢结构为发展的重点。  
发展、现状、前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钢结构在桥梁、较大跨度的重型厂房、大 型公共建筑及高耸结构中得到较多的应用。如 南京长江桥 ;1977年建成的上海锅炉厂重型容器车间,主 跨36米,高40米,吊车起重量400/80吨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厂房;1983年建成的 北京首都国际航空港 机库,屋盖结构采用跨度72米并设有10吨多支点 悬挂吊车的钢桁架;1975年建成的 上海体育馆 屋盖结构采 用平板型钢网架(见 网架结构 );1972年建成的上海电视塔 总高210.55米;北京 环境气象塔 ,是当时中国最高的钢构筑物。  
    八十年代后,我国重工业基础已经初步建立起来,钢材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国家对钢材的政策由限制变为鼓励。钢材的质量、品种、型号不断完善,钢结构的设计、施工、安装、出现了新的突破,各种辅助钢结构的新材料的出现也成为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应用的前提条件。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大力发展钢结构己成为中国工程建设中一项重大的技术政策。钢结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除中国的重要工业、基础设施、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外,民用建筑包括城市旧建筑物的改扩建,小城镇的建设将是钢结构应用的另一个市场,广大的农村建筑更具广泛的潜在市场,大力发展住宅产业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居住水平,也有利于刺激消费,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入选奥运的可能都将成为钢结构发展新的契机。  
    从2000年起,我国每年钢结构用量将以较高速度发展、2005年将达到300万吨,2010年达到600万吨。21世纪中国的钢结构行业将得到迅速的发展。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