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XinY structural consultants ltd

 
张弦桁架与张弦梁的找形分析
zhao_yc






积分 155
帖子 114
2010-6-17 16:50    QQ ICQ 状态 顶部


一直看很多文章都在分析张弦桁架与张弦梁的找形分析,自己也做了几个。我感觉,找形分析的意义在于,确定一个零状态,在此基础上施加了预应力(也就是施工过程中的张拉)之后,结构变形后的形状刚好和设计模型的形状是完全吻合的,否则如果把设计模型的形状定义为零状态,施加了预应力后,结构变形后的形状必然和设计模型有差别,这样,结构在之后再承受恒载活载时的受力状态与设计模型计算的结果就会有一定的差别。
但是从结果来看,张弦结构(特别是张弦桁架)的零状态与初状态相差比较小,因为这样的结构毕竟自身是有刚度的,不是完全靠索的张拉才形成刚度,因此这种结构的找形分析是不是就不用做了?
最好附上具体的图纸,大家会有针对性的展开讨论!
自由之思想 修改于2010-06-18 08:47
high_tree12






积分 2
帖子 3
2010-7-7 14:45    顶部


痛苦中,冒昧的问一句,大侠,在ANSYS模拟中索的预应力施加如何实现??
wwwkai2006






积分 3
帖子 3
2010-7-11 13:43    顶部


在实常数中用初应变
darron128






积分 33
帖子 30
2010-7-21 15:49    顶部
对于张弦结构而言,索张拉后主拱/梁也是有变形的,但是变形很小。对于其他柔性结构体系,如索膜结构、索网结构、车幅式结构而言,这两个位形的差别就非常大了。从力学概念上而言,零应力状态和初始预应力态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建筑设计给出的位形都是初始预应力态的。在建模中,找到这个位形和内力状态,要么是从给定的位形计算预应力分布,即Force finding问题;要么是从给定的预应力计算位形分布,即form finding问题。前者是对车幅式结构、索穹顶结构而言的,后者是对索膜结构而言。
找形问题有很多计算方法,如平衡矩阵法、动力松弛法、力密度法等。还有一些衍生出来的方法,lz可以查阅相关文献。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