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XinY structural consultants ltd

 
关于膜裁剪的补偿值确定问题
南华人






积分 301
帖子 179
2003-5-19 13:21    顶部


    由于膜做裁剪设计时采用的是找形后的模型,因此裁剪设计必须考虑膜材的补偿,从理论上说,应根据膜材的弹性模量和施加的予应力大小确定,而膜材的弹性模量比较离散,厂家一般不提供,自己做实验,可靠性也值得怀疑,总之很难确定,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根据各自的经验按百分比进行补偿,不知各位高人如何定量考虑补偿值?
    另外,普通膜单元(泛指不带索边界的膜单元)和带索边界的膜单元的补偿值一般不一样,因为带索边界的膜单元如果也按膜材的弹性模量和施加的予应力大小确定补偿,对于PVC膜材往往补偿值过大,在施工时张拉边界很困难,一般此处需特殊处理补偿值,不知各位如何处理?
zhusn






积分 23
帖子 20
2003-5-19 18:03    顶部


确实
T_Hooper






积分 87
帖子 55
2003-5-20 11:36    顶部


你这里所说的所谓的补偿,也就是膜结构公司裁剪设计时的所采用的缩量,这个数值的大小跟结构形式、采用材料等都有关系,不过一般都是靠经验来确定。
davidchen






积分 193
帖子 59
2003-5-21 03:38    顶部


Compensation values are obtained by bi-axial testing. Usually compensation in FILL direction is higher than the WARP for most of the woven material such as Ferrari or SHEERFILL. These values have to do with the type of material, pre-stress level and enviromental loading patterns, all these factors affect the outcome of the tests. Also bear in mind, each roll of fabric will have different values. It may not be economical for small project to perform tests, past experience may be helpful when flexible material is used. In case of fiberglass material, performing bi-axial tests are required.
bingo77






积分 59
帖子 51
2003-5-21 09:45    顶部


在补偿问题上,经验是最重要的.
xzzd






积分 77
帖子 61
2003-5-24 12:38    QQ 顶部


通常关于应力补偿采用的方法是先将膜面空间曲面展平后,再根据空间曲面预应力的大小进行补偿。在展平这个过程中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误差,其结果的正确性对实验和经验的依赖性非常强。有人认为可以先对膜曲面进行预应力释放,再对得到的无应力空间曲面进行展平。这样得到的结果可以更为精确。
zyqzzz (点点)






积分 766
帖子 397
2003-5-26 10:18    QQ 顶部


其实,补偿值的大小完全可以通过测试给定应力(1kn/m、1.5kn/m、2kn/m等)状态下的边形值,确定其大小。
不过双向异性的问题暂时无法考虑。
bob zhu






积分 25
帖子 14
2003-5-26 16:42    顶部


现提供一组现场施工张拉数据供确定补偿值参考:
A膜              (PTFE)2.5%                  (控制0~5%)
           A膜数据为分批间歇张拉所得。
B、C膜(PVC,PVDF,ACRYLIC)2~3%(控制0~6%)
            B膜为连续张拉所得。8D
zhaodmin






积分 43
帖子 22
2003-5-28 12:57    顶部


请问楼上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PTFE我不太了解,但PVC的工程还是做过不少,不知你所说的2~3%的补偿是什么意思。
jinsongxia






积分 482
帖子 234
2003-5-28 20:40    顶部


膜裁剪的的应力释放比较全面的方法是用有限元的算法把裁剪时的应力释放,结合其他的裁剪线定位法和曲面展开算法算出裁剪片无应力状态的大小.
但是对bob zhu兄的补偿值有疑问,
不知bob zhu兄的这个有施工张拉数据提供确定补偿值是不是这个应力释放的
回缩值,如果是这个值的话,那就太大了.
对这个应力释放的值有个定性的估计.
一般PVC的厚度有0.0008M,而预应力值是3kn/m的水平,而一般膜材的杨士模量
在10e8~10e9n/m^2的水平,我们现在估计取为中间值,那么有3000/(0.0008*5*10e8),估得值为0.75%,显然水平比bob zhu兄的值差别很大的,
我见过法拉利和米乐的较高档膜材公司给的双向拉伸实验的结果图,我估出来的
这些膜材的模量在0.8*10e9左右,低档情况不清楚.
  
同时膜结构设计有一个粗部到细部的过程,一般招投标对裁剪是一个粗算,一般给出面积就可以了.实际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在索头等连件处考虑控制点一定程度的坐标内移情况下会有一定面积的减少,但这个在裁剪的时候是需要精确的定位出来的,而且占总面积都不会太大.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