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1304
积分 31
帖子 25
|
|
本人入行不足四年,对其中之事了解不甚全面,只觉得:能影响中国的膜结构发展的因素中,市场>结构>建筑,是业主和一些不太懂膜的设计院决定建筑方案,结构人员忙于实现,能体现膜建筑特点的作品不多,独立精神的设计更少!
是否这样,望抛砖引玉!
|
|
|
|
柯安
积分 47
帖子 52
|
|
Mr.Panther
积分 44
帖子 29
|
|
个人感觉膜结构是不是精品不是由大小决定的,而是要从建筑是否新颖,结构是否合理,及安装是否规范。大到整体的效果,小到节点的设计都是有很多的学问的,在这些方面和一些欧美国家比差距很大。要不断实践和创新才行。
|
|
|
|
胆小子
积分 38
帖子 38
|
|
chris1304
积分 31
帖子 25
|
|
十年前我们没有软件,现在设计已经不重要了
十年前价格有1000多,现在只一半了
十年前很多借鉴抄袭,现在很多重复抄袭
十年前有些膜现在还立着,现在的膜不少刚立住就倒了
现在不再这行吃饭了,但以前的空积的感叹还没发完
很想整理下一些图对比下十年前后的工程
算是总结!
|
|
|
|
chris1304
积分 31
帖子 25
|
|
现发两个工程图,相隔约500米,A为99年的,B为05年的,请大家对比
A1
|
|
|
|
chris1304
积分 31
帖子 25
|
|
chris1304
积分 31
帖子 25
|
|
chris1304
积分 31
帖子 25
|
|
chris1304
积分 31
帖子 25
|
|
chris1304
积分 31
帖子 25
|
|
chris1304
积分 31
帖子 25
|
|
mibao
积分 892
帖子 551
|
|
chris1304
积分 31
帖子 25
|
|
chris1304
积分 31
帖子 25
|
|
柯安
积分 47
帖子 52
|
|
楼上所言,正是中国现在存在的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一切以市场为导向,无论是做学问的,还是作设计的,都没有很好的从结构本身出发去考虑问题,经济效益第一。我们作为土木的人,不能随波逐流,特别是当我们真正设计工程时,要拿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创作。只有这样,我们以后才会留下更多属于中国特色的财富。
|
|
|
|
东方钢构
积分 221
帖子 123
|
|
后面这个是深圳XXX公司的作品,该工程造型比较新颖,施工质量比较高,用料也比较符合要求。对比前面的作品,说明我们的膜结构事业还是在不断的发展和改进。。是个可喜的事情。。
|
|
|
|
wuhao1981
积分 10
帖子 12
|
|
因为市场和经济效益,才会有膜结构;因为追求创新和独特,才会有膜结构。膜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为了让这个过程快些,我们向国外不断的学习,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的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新的观点。这个新结构的创新,不管对建筑还是结构而言,谈何容易。
膜结构独特造型,注定她将比较多的适合于海边湖畔,然而风荷载频频将我们的杰作撕裂。但,我们在这方面却又舍不得研究的钱,曾有一位响耳的教授对我说,风洞试验太贵,为膜结构做个系统的风洞试验似乎不太值得,吾听后无言。教授所言差矣。
膜结构在我国生根10载,从刚开始无知的裁缝拼装,到现在相当规模的成就,实属不易。搞膜结构的同行们,为膜结构的灿烂明天,我们共鸣于此!
|
|
|
|
lhc923
积分 40
帖子 28
|
|
从两者看,后者除了干净外,没有什么比第一个好的,这样的结构还能说有进步,我感到有点惭愧!大浪淘沙,膜结构企业要淘一批。另外,希望空间协会的老兄做一些实在的东西,节点的标准化,索的标准化,设计手册,不要假大空的东西!
|
|
|
|
gevenz
积分 5
帖子 13
|
|
现在膜结构频频被风荷载撕裂,并不是不适用于海、湖边,因为市场和经济效益,在全国几十家膜结构公司中真正懂膜结构的并不多,很多膜结构公司钻其中的漏洞,想怎样搞就怎样搞,根本不经过受力分析,看看一些膜结构工程,杆件细得象面条,连长细比都不足,不出事才怪!
|
|
|
|
zhaoyu
积分 1437
帖子 415
|
|
深圳大学体育场,中国的第一个“吊帽子”悬挑膜结构(现在这种结构形式已经“臭大街”了:()。
的确看着很脏了,请人仔细清洗一下,钢结构重新维护刷一遍油漆应该还能看得过去。
不过也算经历过了多次超过规范规定的风荷载。这证明在经过严谨的设计分析后,符合规范要求的膜结构还是能经受风雨的。 chris1304 wrote:
现发两个工程图,相隔约500米,A为99年的
A1 :(:(
|
|
|
|
zhaoyu
积分 1437
帖子 415
|
|
chris1304 wrote:
十年前我们没有软件,现在设计已经不重要了 设计不重要吗?我倒认为设计永远是整个工程流程中的灵魂。没有好的设计,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好工程。
|
|
|
|
chris1304
积分 31
帖子 25
|
|
感谢各位回贴!
感觉论坛里现在说话都很温和,没有尖锐的批评和争论(当然不能攻击),我把两个图贴出来就是想让大家对比一下,从总体结构到节点,两个工程代表两个时代,个人觉得相差很大。可能是圈里的这几个人和几个公司大家心照不宣,不肯说罢。其实想想我也何偿不是:I
|
|
|
|
chris1304
积分 31
帖子 25
|
|
[quote]zhaoyu wrote:
深圳大学体育场,中国的第一个“吊帽子”悬挑膜结构(现在这种结构形式已经“臭大街”了:()。
的确看着很脏了,请人仔细清洗一下,钢结构重新维护刷一遍油漆应该还能看得过去。
这个膜可能还不全是脏的问题,去年洗过的,可能要换膜材,脏点似乎是表皮脱落的印记。改日拍张近照。这方面我不太懂,望赐教!
不过也算经历过了多次超过规范规定的风荷载。这证明在经过严谨的设计分析后,符合规范要求的膜结构还是能经受风雨的。
个人比较佩服这个工程,虽然现在看来有点"笨".
|
|
|
|
sky
积分 115
帖子 66
|
|
我也来凑合说两句,第一个工程的确做了很多,我很久以前在膜行业里也做过一个,投标工程嘛,就更多了。总体来说,A工程的整体受力结构是非常合理的,空间三角桁架解决平面内外稳定问题,后拉压杆使桁架与混凝土立柱铰接,传力非常明确,结构受力位移非常小,用钢量也非常合理(当然,对于现在的市场来说不太"合理")。
现在看来对于某些干膜结构施工和设计来说,是“笨”了点,但这个是差不多经历了8年风雨考验的。至于外表难看嘛,众所周知,这是膜材跟钢结构油漆问题。但给人的感觉还是稳实的!
说说B工程,轻盈啊!用钢量应该是非常小的,非常合甲方和某些承包商的胃口。但我做了这么久的结构设计,不知道是不是在下水平低了点,怎样看也有点不舒服,总觉得有哪个地方不对劲。平面桁架结构,主杆有些地方撑一下,有些地方没撑。我猜,可能是计算的人用软件算的时候,那个地方平面外稳定不足,加根撑补一下。还有就是柱间水平连系杆,平白无故的在膜角点位置撑根杆搭过来,如果这根膜角点撑杆有点力,那这个连系杆就受一个集中力作用平面外方向,那它这个部位受力就够呛的。钢立柱也有以上问题。可能软件算得也够了吧。
从98年到2006年的膜结构市场的发展,这两个工程的对比的确可以揭示很多问题。大家都说了不少,我也不重复说过的。我想说的是设计人员在市场经济下的问题。现在某些设计人员一味的依赖设计软件,对结构没有自己的专业分析,没有概念设计,软件过了就过了。网站上发的很多跨掉的工程有时候一看就知道不对劲的。再加上施工时的粗制。赚的都是快钱。
不好意思,版主,今天有点空发发牢骚!
在此说明,我并不是说B工程一吹就倒那种,而是有丁点与该设计不同的看法而已,欢迎大家指正!
|
|
|
|
胆小子
积分 38
帖子 38
|
|
为什么膜材时间长了会出现脱落?
不是有可以不会脱落的膜材吗?
|
|
|
|
wwxue
积分 206
帖子 213
|
|
强烈支持zhaoyu的观点。现在有些公司只“做“不设计(所谓“设计"也只是抄图),
在深圳布吉报价350元/平米做膜结构(包钢结构)。
坚信有创意的设计公司或设计者一定能崛起在中国的设计舞台上。
看了第二个结构体系,真有种说不出来的味道哦。这个做设计的,空间概念有点问题。
|
|
|
|
chris1304
积分 31
帖子 25
|
|
SKY兄所言极是,但第一工程估计在1200元/平左右,第二个估计最多600,虽成本有时间差,但利润还是大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站得更高一点,出现这种局面,谁之故?
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膜结构企业资质!
难道是我们垮的膜还不够多?
当然这样很多人要骂我了......;);)
|
|
|
|
zhenwei
积分 5
帖子 5
|
|
感觉现在膜结构发展势头不如刚刚兴起的几年,而且国内的公司也是注重短期的赢利,对长期的发展很少投入,比如膜结构软件,还是国外公司一统天下,国内软件可用的几乎没有
|
|
|
|
fenghua218
积分 32
帖子 34
|
|
我在膜公司做了三年,太了解膜公司及所谓膜结构了,各位兄弟跑路吧。膜结构在中国没前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