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adway
积分 92
帖子 60
|
|
我在北美, 做了几年连接设计和现场施工, 几乎所有连接全是A325高强度螺栓,直径全是19.05MM, 抗剪切力为螺纹在工作剪切面用66.1KN/一个螺栓,罗纹不在工作剪切面用94.6KN/一个螺栓,抗拉用118KN/一个螺栓, 几乎所有连接全是承压型,如梁到柱, 梁到梁,
除非是力矩连接情况才用摩擦型连接且结构设计图指明, 否则连接设计人全设计成承压型
所有现场螺栓全是用电动或气动冲击或叫震动扳手紧固, 大概半分钟一个
不知国内要求为何太高
|
|
|
|
olivexhlei
积分 19
帖子 16
|
|
那大六角和扭剪型高强螺栓是根据什么区分的?在工程应用上有什么差别?
|
|
|
|
qimen
积分 69
帖子 60
|
|
首先明确:螺栓只有高强度螺栓。
其次:高强度螺栓的连接形式按其不同的极限状态划分为承压型螺栓连接与摩擦型螺连接。
其中摩擦型螺连接是以连接件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为其承载能力极限。摩擦型螺连接与普通螺栓连接一样可分为:受剪螺栓连接、受拉螺栓连接以及同时受拉剪的螺栓连接。应用与连接件没有相对滑移的连接中。
承压型螺栓连接是以螺栓或者连接件的最大承载能力为其承载能力极限,构件之间产生相对滑移是它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它不能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连接、受反复荷载的连接、冷弯薄壁型钢连接。
|
|
|
|
one1af
积分 58
帖子 41
|
|
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是以承载力极限值作为设计准则,其最后破坏形式与普通螺栓相同,即栓杆被剪断或连接板被挤压破坏,因此其计算方法也与普通螺栓相同。但要注意:当剪切面在螺纹处时,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螺栓螺纹处的有效面积计算,普通螺栓没有这个要求。
|
|
|
|
半支烟
积分 538
帖子 227
|
|
螺栓都是一样的,只是对螺栓群的受力和变形的要求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注意,所谓高强度螺栓指的是螺栓,而高强度螺栓连接的中心词是连接,不是螺栓。连接分为摩擦型和承压型。
|
|
|
|
阿建
积分 21
帖子 23
|
|
看了以上帖子,深感受益!其实我还不明白大六角头螺栓、扭剪型螺栓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怎样合理使用?以及大六角头螺栓、扭剪型螺栓、摩擦型螺栓(应为摩擦型连接)和承压型螺栓(应为承压型连接)四者是怎么样的关系?请高手解释一下!谢谢!
|
|
|
|
sbyyidt
积分 125
帖子 104
|
|
我觉得,如果从全局出发的话,应尽可能的用承压型的,因为如果用磨擦型的,那施工方还要去做磨擦力承载实验,那个很是麻烦,我一般做的时候都是尽可能的做承压型的.
个人观点,
|
|
|
|
IAMFUZIYU
积分 88
帖子 66
|
|
摩擦型高强螺栓以板层间出现滑动作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承压型高强螺栓以板层间出现滑动作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而以连接破坏作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
|
|
morizhiren
积分 50
帖子 27
|
|
高强螺栓设计可以分为抗剪设计和抗拉设计,就抗剪设计而言,又可分为摩擦型高强螺栓设计和承压型高强螺栓设计.
摩擦型高强螺栓设计依靠被连接构件间的摩擦阻力传递剪力,以剪力大于构件间的摩擦力作为宣告破坏的标志,以剪力等于构件间的摩擦力作为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
承压型高强螺栓设计是在剪力大于摩擦力之后,构件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直到螺栓和孔壁接触压实,开始受剪和孔壁承压,这种设计方法以螺栓或者钢板破坏作为承载力的极限状态,以不出现滑移作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由于承压型设计允许滑动并产生较大位移,只能用于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并且无反向内力的连接.
高强螺栓抗拉设计,在摩擦型设计方法和承压型设计方法中没有区别.
高强螺栓就是高强螺栓,为什么我们非要叫摩擦型高强螺栓或者承压型高强螺栓?如果必须叫,那能不能改成高强螺栓的摩擦型设计和高强螺栓的承压型设计?
|
|
|
|
keysonlievs
积分 113
帖子 69
|
|
补充两点:
1,对疲劳要求较高的构件连接可采用摩擦型连接,因为该连接方式刚度较大,抗疲劳性能好;
2,在高烈度震区可采用摩擦型连接,罕遇地震作用下,内力较大,摩擦型连接将产生滑移,耗能,利于抗震。
|
|
|
|
skyandmy2000
积分 12
帖子 16
|
|
我的理解,无论是大六角还是扭剪型都可以用于摩擦型或承压型连接,是这样吧?
|
|
|
|
guanlongjiang
积分 13
帖子 11
|
|
xjtu wrote:
其实高强螺栓的产品类型中只有大六角和扭剪型之分,无承压型和摩擦型之分。承压型和摩擦型只是高强螺栓连接的两种计算形式,连接构造上几乎是一样的。本人认为两种形式的主要区别是:
1.单个螺栓的受剪极限承载力。摩擦型是以材料弹性阶段的承载力作为设计值,而承压型型是材料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值。
2.受力状态。摩擦型以被连接板间的摩阻力传力,因此对于摩擦面的处理即抗滑移系数大小是摩擦型连接的关键。承压型是依靠栓杆和连接板承压面共同传力,因而其破坏形式与普通螺栓相同。
3.应用范围。从上面两方面可看出摩擦型是不允许滑移的,而承压型允许滑移,其剪切变形比摩擦型大。所以承压型的应用范围较前者小,不能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果中。
而对于工程验收方面,规范也没有分出摩擦型和承压型的不同方法。据我所知,承压型的栓空开空误差允许值比摩擦型小。其他两种连接在具体施工中有何不同,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我觉得这位仁兄说的很对,目前钢结构上主要是选用摩擦型大六角头的螺栓,施工简便,连接板的加工也很容易。特别是轻钢结构厂房,摩擦系数都小于0.3,而且一般设计明确指出可不做抗滑移系数试验。对我们施工单位来说很好。
|
|
|
|
503
积分 4
帖子 3
|
|
大六角和扭剪型高强螺栓,前者是用扭力扳手加预拉应力,后者用专门工具.
|
|
|
|
xjhuo
积分 51
帖子 21
|
|
螺栓只有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两种类型,而高强螺栓在出厂的时候不区分是摩擦型还是承压型。大家不要误认为有些高强螺栓是用来做摩擦型的,而另外一些是用来做承压型的。其实高强螺栓既可以做摩擦型,也可以做承压型。
两种类型,是依据设计方法的不同来区分的,按摩擦型设计,那就是以接触面产生滑移为承载力极限状态,按承压型设计,是以螺杆或者钢板破坏为承载力极限状态。所以摩擦型并不能充分发挥螺栓的性能,在十分重要的结构中获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应该才用摩擦型设计。
这样来看采用摩擦型比采用承压型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所以大六角头螺栓既可以用于摩擦型也可以用于承压型,还可以用于受拉型,同样剪扭型高强螺栓也如此。 newyiyin wrote:
摩擦型螺栓和承压型螺栓都是用同一种高强度材料制成,都要对螺栓施加预紧力,预紧力使摩擦面产生摩擦力,当构件所受剪力小于该摩擦力时,当作摩擦型高强螺栓使用;当构件所受剪力克服该摩擦力则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失效,此后也不宜作为承压型高强度螺栓使用,因为螺杆变形较大会使螺杆承载力大大下降。承压型高强螺栓则是一开始就利用螺杆承压。
|
|
|
|
wangshuai_79
积分 28
帖子 13
|
|
“摩擦型高强螺栓”以及“承压型高强螺栓”这种称呼是错误的。实际上是对高强螺栓两种计算理论的混淆。根据不同的前期计算假定(对应不同的假设条件,就像材料力学里的平截面假定一样,如果有人提出另一种不同的假定,那就是另外一套理论了,当然不见的正确,事实上试验结果与平截面假定吻合的很好,所以才会成为经典)有两种连接计算理论:
1、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该理论认为,板件接触面发生相对滑移(也就是互相发生错动)为受力的极限状态。
2、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该理论认为,板件接触面发生相对滑移后,仍未达到受力极限状态,荷载可以继续增加;直到螺栓的螺杆与螺栓孔壁发成局部挤压,以螺杆发生剪切破坏以及孔壁发生局部挤压破坏作为受力极限状态。
|
业精于勤荒于嬉!结构设计博大精深,需刻苦努力.
|
|
|
|
做人要厚道
积分 55
帖子 36
|
|
扭剪型与大六角型区别之一:扭剪型仅有10.9级级别,且最大直径为24mm。
设计高强螺栓的连接时,一般宜选用摩擦型连接,承压型连接强度虽高,但不适用于承受动荷载及对变形要求严格的构件。
|
|
|
|
LUJIAQING
积分 29
帖子 26
|
|
高强螺栓连接是通过螺栓杆内很大的拧紧预拉力把连接板的板件夹紧,足以产生 很大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连接的整体性和刚度,当受剪力时,按照设计和受力要 求的不同,可分为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和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两种,两者的本质 区别是极限状态不同,虽然是同一种螺栓,但是在计算方法、要求、适用范围等 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抗剪设计时,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是以外剪力达到板件接触面间由螺栓拧紧力 所提供的可能最大摩擦力作为极限状态,也即是保证连接在整个使用期间内外剪 力不超过最大摩擦力。板件不会发生相对滑移变形(螺杆和孔壁之间始终保持原 有的空隙量),被连接板件按弹性整体受力。 在抗剪设计时,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中允许外剪力超过最大摩擦力,这时被连接 板件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变形,直到螺栓杆与孔壁接触,此后连接就靠螺栓杆身剪 切和孔壁承压以及板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共同传力,最后以杆身剪切或孔壁承压 破坏作为连接受剪的极限状态。
总之,摩擦型高强螺栓和承压型高强螺栓实际上是同一种螺栓,只不过是设计是 否考虑滑移。摩擦型高强螺栓绝对不能滑动,螺栓不承受剪力,一旦滑移,设计 就认为达到破坏状态,在技术上比较成熟;承压型高强螺栓可以滑动,螺栓也承 受剪力,最终破坏相当于普通螺栓破坏(螺栓剪坏或钢板压坏)。
|
|
|
|
zhaozhiyun
积分 20
帖子 18
|
|
高强螺栓连接是通过螺栓杆内很大的拧紧预拉力把连接板的板件夹紧,足以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连接的整体性和刚度,当受剪力时,按照设计和受力要求的不同,可分为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和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两种,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极限状态不同,在计算方法、要求、适用范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91中规定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不得用于下列各种构件连接中:
1、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连接;
2、承受反复荷载作用的构件连接;
3、冷弯薄壁型钢构件连接;
在抗剪设计时,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是以外剪力达到板件接触面间由螺栓拧紧力所提供的可能最大摩擦力作为极限状态,也即是保证连接在整个使用期间内外剪力不超过最大摩擦力。板件不会发生相对滑移变形(螺杆和孔壁之间始终保持原有的空隙量),被连接板件按弹性整体受力。
在抗剪设计时,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中允许外剪力超过最大摩擦力,这时被连接板件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变形,直到螺栓杆与孔壁接触,此后连接就靠螺栓杆身剪切和孔壁承压以及板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共同传力,最后以杆身剪切或孔壁承压破坏作为连接受剪的极限状态。
目前制造厂生产供应的高强度螺栓没有摩擦型和承压型之分,实际上是同一种螺栓,只不过是设计是否考虑滑移。摩擦型高强螺栓绝对不能滑动,螺栓不承受剪力,一旦滑移,设计就认为达到破坏状态,在技术上比较成熟;承压型高强螺栓可以滑动,螺栓也承受剪力,最终破坏相当于普通螺栓破坏(螺栓剪坏或钢板压坏)。
另高强度螺栓不可以重复使用
|
|
|
|
zhaozhiyun
积分 20
帖子 18
|
|
补充说明:
1、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和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不是两个连接接头形式,而是同一个连接的两个不同阶段。对同一个高强度螺栓连接,承压型连接的承载力应该高于摩擦型连接的承载力,但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连接板厚度与螺栓直径的匹配。
2、摩擦型连接和承压型连接在施工方面所使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是相同的,而且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的方法和预拉力值的要求也相同。也就是说,设计时只确定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性能等级,如8.8级、10.9级等,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别是节点构造)情况,施工经验以及市场价格等因素。目前国内市场有两种类型可选择,即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和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
3、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其连接钢板的孔径要比摩擦型更小些,主要是考虑控制承压型连接在接头滑移后的变形,而摩擦型连接不存在接头滑移问题,孔径可以稍大一些,有利于安装方便。
4、由于允许接头滑移,承压型连接一般应用于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力荷载的结构中,特别是允许变形的结构构件;重要的结构或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应采用摩擦型连接,但用来耗能的连接接头可采用承压型连接。
5、新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实施以后,承压型连接不再需要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值来进行连接设计,因此从施工角度上,承压型连接可以不对摩擦面处理有特殊要求(与表面除锈同处理即可),不再进行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从施工质量验收角度上,承压型连接只比摩擦型连接减少了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验一项内容,其余验收项目完全一致。
新的钢结构规范对承压型连接的规定有了一定的放松,这主要是基于目前大量的钢结构项目是由国外设计的,特别是轻钢结构中,美国的巴特勒和ABC公司占了很大比重,而他们设计的轻钢结构连接处,都采用承压型连接,不考虑摩擦面的抗抗滑移系数,而且,往往涂上油漆。他们对摩擦面允许有较大的位移,破坏一般是由于螺栓受剪过大引起的。这样,可大大提高螺栓的承载力,从而达到减少螺栓数量的目的,也便于连接面螺栓的布置。
|
|
|
|
sjfei21
积分 0
帖子 2
|
|
楼上的大哥 说的很有道理
我在设计中也是 广泛应用摩擦型高强螺栓
|
|
|
|
qky888
积分 2
帖子 3
|
|
zhoushua1a1
积分 102
帖子 69
|
|
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单纯依靠被连接构件间的磨擦阻力来传递剪力,以剪力等于摩擦力为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当剪力超过摩擦力时构件间发生相对滑移,螺栓杆身与孔壁挤压,以螺栓或钢板破坏做为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可用于承受静载或间接承受动载的连接,磨擦型可用于直接承受动载的连接
|
|
|
|
qky888
积分 2
帖子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