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XinY structural consultants ltd

 
如何减小网架的挠度
lihaidong






积分 10
帖子 8
2002-9-23 00:23    顶部


最近做一网架,跨度为21米,厚度定死;为减小水平推力,网架支座放开,请教各为大侠,真的没有别的办法来减小该网架的挠度吗?在此先谢谢各位老师、前辈们。:X
  
cnichd22lhd@sina.com
coolzhb






积分 115
帖子 74
2002-9-23 17:03    顶部


1.网格做小一点,增加网架的刚度;
2.形式用三角锥网架,刚度最大;
活到老学到老






积分 317
帖子 147
2002-9-23 17:35    顶部


除楼上所说之外,可否移动支承的位置?使网架纵向两侧的悬挑稍多一点.另外,采用下弦节点支承或许也能减少一点挠度.
lihaidong






积分 10
帖子 8
2002-9-23 18:36    顶部


谢谢各位的指点,可是网架已制作完毕,没法变了。能否在原有的基础上采取加固措施或是支座处理来解决呢?当然对原有杆件影响最小为好。:):):)
businiao






积分 78
帖子 68
2002-9-23 18:40    顶部


你得说一下这个网架的用途呀,另外这个风架还有没有其它限制条件。
lihaidong






积分 10
帖子 8
2002-9-23 19:03    顶部


体育场主席台挑蓬,上面材料为10毫米阳光板,由于网格小,矢高很低,因此网架的自重很大,设计较保守,承受向上的风力没有问题,关键在于怎样在不改变造型的前提下保证挠度符合规范要求(现在的挠度是16CM,比规范大了一倍),糗啊,谁来拯救我!:I:)
coolzhb






积分 115
帖子 74
2002-9-24 12:26    顶部


    既然网架已经安装完毕,看来改模型不现实了,可以考虑通过调整支座的
  
高差,使网架产生预应力,达到反拱的目的,但须计算,网架的杆件的内力
  
也会有调整,有一定的难度,但可以实现。
JCYen






积分 13
帖子 7
2002-9-24 13:25    顶部


这个型式的网架我以前做过,中间点的挠度真的很大,我用四根拉杆去拉,还是有些下陷。如果重新设计的话,我可能会做预拱。除此之外,建议网架顶面要有充分的泄水坡度,不然的话,网架变形以后,中间位置可能会积水。
李国建






积分 2495
帖子 873
2002-9-24 15:33    顶部


  我出一招:
  已知下弦为拉杆。整个网架由于自重的原因下挠,现超差。采用以下方法减少下弦拉杆的作用力:
   使用若干根钢绞线,进行涨拉。那么整个网架的下挠一定会减少的。
   我曾用此法将大型桥吊的拱度加大。修复了下挠过大的桥吊。
lihaidong






积分 10
帖子 8
2002-9-25 00:51    顶部


感谢您的建议,感觉很新颖,就本工程而言,能否说的具体一点,如何调整网架的支座高度,我也可以照方抓药,通过计算来验证一下:D
李国建






积分 2495
帖子 873
2002-9-25 08:20    顶部


lihaidong wrote:
感谢您的建议,感觉很新颖,就本工程而言,能否说的具体一点,如何调整网架的支座高度,我也可以照方抓药,通过计算来验证一下:D

  答:1,根据你的现在的下弦挠度,已知你的下弦拉力:P 值;
   2,确定出你的符合规范的下弦挠度,反算出你的下弦拉力:P1 值;
   3,计算出需要的初定涨拉力:P2 值
               P2=P-P1
   4,在满足符合规范的下弦挠度值时。涨拉钢绞线的拉力由两部分组成:
   第1部分:涨拉力;第2部分:与网架下弦共同承受外载荷引起的下弦拉力:P1值。所以需计算第2部分的涨拉钢绞线拉力。方法如下:
   采用刚度分配法进行计算:
   第一,网架下弦的弹性模量E1、截面积A1。
   第二,涨拉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2、截面积A2
   网架下弦的分配系数:K1=(E1*A1)/(E1*A1+E2*A2)
   涨拉钢绞线的分配系数:K2=1-K1
    5,涨拉钢绞线的第2部分的拉力:
         P3=P1*K2
    6,涨拉钢绞线总的拉力P4值:
         P4=P2+P3
    7,涨拉钢绞线的总截面积A3值:
         A3=P4/f    (f―设计许用应力值)
    8,网架下弦的拉力:
         P5=P1*K1
    9,根据实际涨拉钢绞线和下弦的规格重新计算。求出最终的拉力分配值。
lihaidong






积分 10
帖子 8
2002-9-25 22:14    顶部


感谢李编的指点,弓的原理,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主要是受力点的选择和设计,再有钢绞线无法隐蔽,影响美观,建设单位及监理肯定不会同意。:^)
活到老学到老






积分 317
帖子 147
2002-9-28 22:18    顶部


实在不行就只有增加支座了,可能的话,尽量用固定支座.
建鑫






积分 9
帖子 6
2002-10-16 00:03    顶部


如果你设计的网架为悬挑21米的话,那么挠度值为160毫米并不算大,我记得有本资料上谈到过这个问题,如果为悬挑网架,网架悬挑端的容许挠度值为网架悬挑长度的1/50。
huangjinjia






积分 9
帖子 4
2002-10-18 21:07    顶部


1/50挠度不对,规范规定可以悬臂构件挠度允许值可以为简支构件的1/2,即跨度(悬臂长度)的1/125。
cxy






积分 26
帖子 20
2003-2-18 11:02    顶部


各位老师,在下弦加预应力拉条行吗?我正想写一篇这方面的论文,请各位老师赐教,先谢谢了
wloooo






积分 56
帖子 28
2003-4-24 00:18    顶部


可以采用预应力来减小挠度呀,加预应力的方法也有很多中,如直接施加体外预应力或强制支座位移以形成预应力。
hanweichi






积分 276
帖子 134
2003-5-22 18:29    顶部


如果有些弧度就好了,根本就不会出现挠度问题。16cm是实测自重作用下的挠度还是风载作用下计算挠度?如果是风载作用下挠度过大如果在下弦用预应力拉条和强制支座位移来施加预应力应该对结构刚度的提高基本没有任何作用。我粗算了一下,如果截面合适的话挠度不应该超规范。你的荷载和截面都是取的多少?加大部分杆件的截面好像对变形有很大改善。体外预应力应该是个办法。
张肃






积分 20
帖子 13
2003-6-3 19:12    顶部


设计时,减小钢材的设计值,也可以减小挠度
skylake






积分 29
帖子 9
2003-6-20 17:32    顶部


      对于该网架,扰度的控制是关键。我觉得该计算扰度时的跨度为12米(6MX2)为宜。故扰度不应大于12000/250=48毫米。
      正放四角锥网架在支承条件不利时,其刚度较差。楼上的兄弟们提出的意见,从理论上是可以解决问题。但如此小的一个网架,采用加索、预应力等有点不大现实。在不能增加网架厚度的情况下,采用四角锥网架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减小网架的挠度:
      (1)在悬挑端设置边桁架
      (2)增加拉杆
      (3)如下图分别在上下层增加斜杆形成斜梁。(如下图粗线所示)
      下面的工程情况与他的类似。供参考。
sdsd






积分 240
帖子 143
2003-7-6 15:05    顶部


作为已制作好的网架,似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设斜拉杆,当然也有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比如核实网架内力,原支座柱子要升上来,支座处要重新考虑;原设计的混凝土柱是否能满足要求等,但毕竟是一种方法。
再就是加体外预应力,李国建兄提供的方法如用于平面桁架中粗略估计尚可,但对预应力网架来说,似乎粗糙了些
skylake兄所说都不错,但第一三种方法势必改变原来的杆件尺寸,已无法实现;前者要同时加大横向的柱上桁架,即增大悬臂端的刚度;后者应增大两端柱之间桁架刚度,否则最大挠度点可能由外而内移,很难满足要求
不倒翁






积分 28
帖子 29
2003-7-7 21:23    QQ 顶部


可以考虑索托网架,由索来增加支点,这样会减小挠度,具体情况可查徐国彬的论文
smomo (北风)






积分 2054
帖子 1023
2003-7-9 22:22    QQ 顶部


挠度大,计算及网架受力是一方面,网架加工也是一方面。在本结构中,前排两支座间上弦杆一定比较粗,而下弦杆则要相对较细,这样在焊接时则上弦收缩较大,而下弦收缩较小,安装后会加重下挠。   我原来遇见过这类问题,挠度特别明显,我是通过安装后在上弦套筒与杆件封板或锥件间加垫解决的,垫不用太大,1~2mm即可,这样累积起来就有20多mm,上弦加长,自然就有拱的趋势,挠度就小了。
不倒翁






积分 28
帖子 29
2003-9-4 23:08    QQ 顶部


要减小挠度,最好还是杂交一下,试试加索,这样可以增加弹性支点,不仅减小挠度,而且还能省材料,增加稳定性,斜长拉,悬索,或者徐国彬老师的索托结构都是不错的,试试看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