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XinY structural consultants ltd

 
膜结构十年回顾--什么决定中国膜结构走向?
fenghua218






积分 32
帖子 34
2006-7-23 19:28    顶部


另98年的膜材有一个严重的质量缺陷,就是表面PVDF层会老化,产生所谓脱皮现象,其产品包括几乎当年在中国销售的所有产品。
fwx






积分 30
帖子 26
2006-8-1 09:27    顶部


      讨论膜结构不要抓着膜材料质量问题,对这个问题目前我们还是无能为力的,最多也就是跟踪别人的新产品而已。我们国内能做的就是做好钢结构部分,合理的结构方案是最重要的。相对于第一个工程,第二个工程除了膜干净之外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结构方案和节点处理都不算成功,要说进步只能说是膜材料质量进步了,不过这与我们无关。
      现在国内膜结构公司水平基本上没什么大的差距,没有哪一家有绝对的技术优势,有懂钢结构的设计人员就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是一个工程的最终成型并不是由这些人决定的,甲方,设计院甚至是本公司的营销人员都会给你施加影响和压力,本该在行业内起主导作用的人反而处在一个从属地位,这也是一种无奈。面对这么一个不规范的市场环境,所谓大浪淘沙好像也无从淘起吧!
goodidea






积分 480
帖子 345
2006-8-2 00:25    顶部


fenghua218 wrote:
另98年的膜材有一个严重的质量缺陷,就是表面PVDF层会老化,产生所谓脱皮现象,其产品包括几乎当年在中国销售的所有产品。

98年不是所有膜材公司的膜质量有问题,只是某PVC类膜材领先的的公司出的问题。呵呵,就那么几号人不说大家都知道是谁,抱歉了。
APPLE






积分 47
帖子 25
2006-10-16 09:36    顶部


在帽顶无脊索的条件下,帽顶是否是太小了呢?
在考虑风升力时,帽顶处的膜应力较小,此工况不是顶部膜的不利荷载
在考虑侧风压力的情况下帽顶处的膜会产生很大的应力,此处是膜体的受力最大的部位,是整个膜的薄弱环节,是应注意的。
解决的方法有两种:1。加脊索,在产生压力时通过脊索分担,有效改变膜力的分配,是可以软件计算的,有无脊索其顶部的应力相差很大。2.加大帽顶的直径,并在此处用双层膜加强,通过增大帽顶的周长,使膜应力减小,也是可以软件计算的。
以前膜工程发生过多次帽顶处膜撕开的事故,与对风压或雪压的向下荷载的认识不足有关,在帽顶处处理不当。看了以上照片,发现无脊索且帽顶小,有点担心啊,不知道是不是杞人忧天呢。
cheche






积分 40
帖子 41
2006-11-3 18:08    顶部


实在不敢苟同搂主说b工程是新时代的代表,感觉这样说真有点像周星驰式无厘头的幽默。按在下的看法,这个工程无论从建筑造型、结构体系,还是细部构造设计,甚至施工质量,无一不是败笔:
1、建筑造型:整体造型是最普通不过的2组2连体帽口造型外加两端的弧形面,无任何创新,且两端的弧形面为单曲面,是不合理的膜造型;
2、结构体系:在两组连体帽中间认为设置一道丑陋的硬边界桁架,且在该桁架下方无柱,仅靠几根规格与该桁架弦杆一般大小的单管水平抬着(也许设计者认为可以用膜材向上拉着,那更幽默了),反正我是不敢在这结构下面呆久的;很多杆件估计长细比不符合规范;如果直接相贯节点看作是铰接节点(事实上教科书上也是这么说的),那么这个结构体系存在很多瞬铰,整个结构体系将不能承受水平荷载!
3、细部构造设计:整个结构除了柱脚劲板外居然没有任何节点板,我想如果都这么做设计,那么<<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编委们该失业了,唉,想当年我还托很多朋友去找它呢,听说现在又出新版了;帽子太丑了
4、施工质量:从B5照片上可以清晰看出,膜体有很多划伤的印记,很显然在施工过程未能对膜材很好的保护好。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