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XinY structural consultants ltd

 
钢结构“苹果”(原创)
ty.rain






积分 12
帖子 17
2010-12-24 13:18    QQ 顶部


楼主你做过北京的朝天轮啊。我也做了。有机会讨论讨论。最后是同济院做的。
capling






积分 46
帖子 58
2010-12-26 16:57    顶部
0 分
哈哈 看到你们的讨论,真的是真刀真枪的实家伙,没有水分的!
谢谢,不过看到了苹果就想到了 iPhone,哈哈
shihaowen






积分 73
帖子 34
2010-12-28 14:35    顶部
ty.rain wrote:
楼主你做过北京的朝天轮啊。我也做了。有机会讨论讨论。最后是同济院做的。

北京大飞轮公司是德资的应该,前一段时间看到他们正在出售这个项目,经济危机阿。。。要不然我们就能接着做完它了
guru2004






积分 51
帖子 41
2010-12-28 17:06    顶部
完美的建筑构思、结构形式、节点构造、设计时间、体验过程
dj-9






积分 195
帖子 121
2010-12-31 14:10    顶部
建筑创意应该是来自古根海姆吧
lak_1125






积分 36
帖子 35
2011-1-5 12:20    QQ 顶部
非常有幸能看到lz这个项目的介绍。结合介绍和图纸,结构体系应该是非常清晰的,传力也应该是描述的很清楚了。只是看到那位审查人员结论和评价,感觉很诧异。

只能说这么多了,希望这个是技术贴。但肯定有不少人从中能看出国内的问题。
shihaowen






积分 73
帖子 34
2011-1-7 02:13    顶部
0 分
lak_1125 wrote:
非常有幸能看到lz这个项目的介绍。结合介绍和图纸,结构体系应该是非常清晰的,传力也应该是描述的很清楚了。只是看到那位审查人员结论和评价,感觉很诧异。

只能说这么多了,希望这个是技术贴。但肯定有不少人从中能看出国 ...

多谢楼上,应该多交流~
zhaoyu






积分 1437
帖子 415
2011-2-8 21:11    QQ 顶部
春节长假最后一天突然看到这个帖子,感觉很有意思。作为局外人缉拿单想了一下,以下把我的不成熟想法说说。
此结构体系和概念设计清晰合理,富有创新性。 属于空间结构,拿剖面来分析此结构的概念设计会有一定误导性。
其实这个结构模型改一个方法来看可能更好理解:
第一步,将螺旋平台部分考虑成一个扁构件的弹簧:这个弹簧单拿出来考虑,其具有一定的抵抗水平和侧向荷载能力但较弱。就是说受压时弹簧构件会靠近,偏心受压时一边的构件间距加大(这里我不说变形,因为感觉有些不太贴切),一边间距缩小。 在承受水平力时,这个弹簧有可能如偏压一般,一边的构件间距加大,一边间距缩小;同时还有可能使此弹簧受到扭转。如此看来怎样解决弹簧构件在受力时的间距增大或缩小,另外就是不让弹簧整体扭转,这就是一个结构问题。
第二步,外围网壳能起到什么作用? 1,阻止弹簧扁构件外侧间距变化;2,阻止弹簧整体结构扭转。
第三步,内侧摇摆柱的作用?阻止弹簧扁构件内侧间距变化。
OK. 现在这个苹果已经脱离机构的范畴可以叫做结构了。
在德国学习时,老师总是让我在进行任何设计前,哪怕搞个最简单的物理模型来检验一下思路,物理模型最可靠。可能楼主在荷兰也做过这个物理模型吧?

还是再说一句,我作为一个局外人简单用10分钟看看这个东西肯定不如楼主作为结构工程师进行大量的实际工作来的严谨,也不会有本贴中长期跟帖的TX思考深入。我的思路和阐述可能会有问题,还希望楼主指正。另外,在国内打死我也不搞这种结构创新的,会死的很难看!



Trust Derived from Professional
shihaowen






积分 73
帖子 34
2011-2-12 02:26    顶部
zhaoyu wrote:
春节长假最后一天突然看到这个帖子,感觉很有意思。作为局外人缉拿单想了一下,以下把我的不成熟想法说说。
此结构体系和概念设计清晰合理,富有创新性。 属于空间结构,拿剖面来分析此结构的概念设计会有一定误导性。
其实 ...

楼上的概念提取也很有意思,这么解释也很合理,只有一点,外围网架也是作为竖向力的主要传力体系

大家讨论了很多水平稳定性的问题,其实由于这个结构是开放结构而且高度较低,所以水平设计荷载只有大概500kN多,因此在设计里不属于关键荷载,决定性荷载是竖向荷载和温度荷载

螺旋楼板在竖向上确实是像弹簧一样,然后外围网架和内侧柱作为弹簧的支架,这样做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温差荷载,由于外侧网架和螺旋梁较长所以膨胀或者紧缩变形在端部积累的比较大,而内侧柱由于空间尺寸较短所以膨胀变形也小,因此在支座和顶部圈梁上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内力

不知大家对此有何高见
大朴胜华






积分 31
帖子 37
2011-3-10 15:36    QQ 顶部
羡慕死我了,但是现在我还要考虑吃饭问题,悲剧
zzfcsq






积分 -2
帖子 13
2011-4-5 19:40    QQ 顶部
果然不错啊,谢谢了。哈哈
deqingchen






积分 4
帖子 9
2011-5-8 14:59    顶部
春节长假最后一天突然看到这个帖子,感觉很有意思。作为局外人缉拿单想了一下,以下把我的不成熟想法说说。
此结构体系和概念设计清晰合理,富有创新性。 属于空间结构,拿剖面来分析此结构的概念设计会有一定误导性。
其实这个结构模型改一个方法来看可能更好理解:
第一步,将螺旋平台部分考虑成一个扁构件的弹簧:这个弹簧单拿出来考虑,其具有一定的抵抗水平和侧向荷载能力但较弱。就是说受压时弹簧构件会靠近,偏心受压时一边的构件间距加大(这里我不说变形,因为感觉有些不太贴切),一边间距缩小。 在承受水平力时,这个弹簧有可能如偏压一般,一边的构件间距加大,一边间距缩小;同时还有可能使此弹簧受到扭转。如此看来怎样解决弹簧构件在受力时的间距增大或缩小,另外就是不让弹簧整体扭转,这就是一个结构问题。
第二步,外围网壳能起到什么作用? 1,阻止弹簧扁构件外侧间距变化;2,阻止弹簧整体结构扭转。
第三步,内侧摇摆柱的作用?阻止弹簧扁构件内侧间距变化。
OK. 现在这个苹果已经脱离机构的范畴可以叫做结构了。
在德国学习时,老师总是让我在进行任何设计前,哪怕搞个最简单的物理模型来检验一下思路,物理模型最可靠。可能楼主在荷兰也做过这个物理模型吧?

还是再说一句,我作为一个局外人简单用10分钟看看这个东西肯定不如楼主作为结构工程师进行大量的实际工作来的严谨,也不会有本贴中长期跟帖的TX思考深入。我的思路和阐述可能会有问题,还希望楼主指正。另外,在国内打死我也不搞这种结构创新的,会死的很难看!


这个回复对我启发很大,谢谢
dxf88662244






积分 12
帖子 12
2011-6-7 21:47    顶部


看了评论 楼主的设计真的不错 想象力也非常丰富  结构简单合理经济 尤其是这个结构概念很清晰 这个建筑师应该也是非常不错的  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解决自行车难停的现实问题..
struct771






积分 240
帖子 211
2011-6-8 21:56    顶部
0 分
来晚了,很多图看不到了,可惜。
cool_wind






积分 649
帖子 329
2011-10-31 15:27    顶部
shihaowen wrote:
忘记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公司,Iv-Consult 荷兰最大的结构和机械设计咨询公司,伦敦眼(摩天轮)的钢结构部分是我们公司设计的,还有北京朝天轮的初步设计(可惜资方没钱项目搁浅了),本人负责抗风抗震阻尼器的设计,目前我们在做巴拿 ...

这个公司不错,我是说技术实力。08年还是09年初(年纪不大,记性越来越差)我去过IV的办公室,那里的办公环境我觉得也不错。曾经为北京那个摩天轮项目,与IV的设计团队进行了N年的交流。那些工程师不仅精通结构和机械设计,对施工也有独到的见解。
cool_wind






积分 649
帖子 329
2011-10-31 15:28    顶部
0 分
ty.rain wrote:
楼主你做过北京的朝天轮啊。我也做了。有机会讨论讨论。最后是同济院做的。

这个我就不作任何评价了,包括技术的。
宾尼






积分 8
帖子 24
2011-11-9 22:24    顶部
0 分
热烈讨论,共同进步。
wjgtl






积分 108
帖子 72
2011-11-12 12:49    顶部
这个结构创意之新颖,造型之美观确实让人羡慕。本人对此楼如何承受水平力非常感兴趣,虽然承受的水平力很小。这个结构单纯拿出外部钢结构外罩而言确实是不稳定体系,无法承受水平力。我想任何结构只拿出竖向分体系分析也都是无法承受水平力的,没有水平分体系将水平力进行传递任何竖向分体系也都是不稳定的。然而这个结构有水平分体系,每层都有楼板将竖向分体系的钢外罩和里面的几个摇摆柱牢固的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抗侧力体系。那么他是如何抵抗水平力的呢,这个结构水平投影是个圆形,我们可以将圆形外罩近视看成一个方形外罩会更好的理解这个空间结构,虽然有偏差,但对于定性分析这个结构承担水平力会更加形象。当结构受到任意方向的水平力作用时,水平分体系总能将将水平力传递给平行于水平力方向的斜撑,垂直与水平力方向的斜撑不承受水平力。斜撑的轴力承担水平剪力,成对的轴力承担倾覆力矩及扭矩。楼主的分析认为水平力是由最外端的杆件承受的,本人不敢苟同,这个最外端杆件的轴力怎么传递的呢,由谁来平衡呢?我想框筒结构由最外端的框架柱承担主要的倾覆力矩,也是由刚度很大水平梁来传递的,而且还要考虑剪力滞后现象,而你这个结构楼板是无法完成这一重任的。限于本人之水平,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当之处多加指正。提高国内的概念设计水平是我辈之共同目的。
coolknight






积分 75
帖子 63
2011-11-14 13:04    顶部
shihaowen wrote:


楼上的概念提取也很有意思,这么解释也很合理,只有一点,外围网架也是作为竖向力的主要传力体系

大家讨论了很多水平稳定性的问题,其实由于这个结构是开放结构而且高度较低,所以水平设计荷载只有大概500kN多,因此在设计里 ...

本工程外围类似于交叉网格结构,这种体系在伦敦小黄瓜、广州西塔中已得到很好的应用。交叉网格的抗侧刚度与传统的框架支撑相当,甚至更好,所以担心水平刚度或者水平力传递应该是多余的,内柱可以完全是摇摆柱,仅承担竖向荷载作用。
外围体系中节点铰接或者刚接对结构的抗侧刚度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类似于桁架中斜腹杆与弦杆铰接或刚接对桁架刚度影响很小,节点的刚接构造仅会带来杆件的次弯矩。
但是没有平台梁连接的网壳节点平面外应该是半刚接或者刚接的,否则体系是不稳定的。

本工程是个开放结构,所有构件的升降温是同步的,但由于体型特殊,内外柱的长度不一样,温度变形的差异导致了温度应力的产生。

竖向荷载与温度应力应该是本工程的控制荷载。

谢谢楼主提供了这么好的工程供大家讨论学习,共同提高。
yanghuaituo






积分 1
帖子 1
2012-1-5 16:25    顶部
单层的铰接螺栓球网壳,中国有很多工程实例,好像最大的跨度达到了30m
tangwangyao






积分 4
帖子 4
2012-2-5 09:46    QQ Yahoo! 顶部
为什么图片都被删了呢
househouse






积分 24
帖子 36
2012-2-21 19:02    顶部
做这个设计用上4,5个月的时间,在国内好象是不可能的。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