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XinY structural consultants ltd

 
我看膜结构市场
goodidea






积分 480
帖子 345
2005-2-16 09:48    顶部


上海8万人体育场成了雅庭做的!
  
笑倒
ywt






积分 7
帖子 9
2005-2-23 21:26    顶部


目前,膜结构的工程越来越多,市场对膜结构的看法,越来越理性,这个市场在不断的发展,对市场的预期和担忧是必要的,这也是一种动力来源!
大量的公司的出现,是好事,竞争是好事!不知道有没有热心人为现在的膜结构公司排个名?!
goodidea






积分 480
帖子 345
2005-2-24 13:59    顶部


第一名,第二名好排,第三名要抢破头
ywt






积分 7
帖子 9
2005-2-25 09:31    顶部


不妨说说看?!1,2,3,4,。。。
ey2h






积分 236
帖子 179
2005-2-27 23:14    QQ 顶部


看了各位膜结构行业的大讨论,实际上是中国如何正确走市场经济的一个问题,膜结构就像96,98年的幕墙行业,热火朝天,利润高高,没有多少家在做,成就了现在很多有实力的大公司,而且很多都是不懂技术的,小学文化没有的都敢做,而且都成了老板,这只能看出我国对工程质量的不重视,对设计贬低,几乎在报价中现在已经看不到设计费这个问题了,如果要良性发展只能把设计和施工分开两个单位这样才能保证行业的良性发展!降价讲到最后只有由偷工减料,这也是我们搞设计是第一个被精简的对象!因为就是上面很多人说的抄,但最主要超还抄错了,国外的价位为什么居高不下,因为他们研发的投入是要体现在价格中的!
ywt






积分 7
帖子 9
2005-2-28 20:13    顶部


    有道理,幕墙的发展对膜结构行业的发展来说 确实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三年前就有人对膜结构行业作出了悲观的预测!认为此物不会有大的发展,可是实际上,几年来膜结构的发展很明显的说明了这是一个朝阳的小行当(不是贬义)!也许它不会成为一种主流结构的形式!(相对于网架结构)但是他实际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势头还在延续!
    应该说,膜结构市场相对来说在趋于理性,膜结构公司也在变的成熟 !这都是大好事!总体来讲,膜结构公司的从业人员 ,相对于建筑的其他行业综合素质略高(个人感觉)这是良好的基础,但是真正的高人,包括国家对行业的投入太少,基础研究不够,真正的建筑大师没有投入,原创的建筑作品少少少!行业的新发展国家没有投入!我们只是跟在国外公司的屁股后面,行业的发展完全被国外公司控制!我们没有自己的声音!象新的膜材、新的节点形式、新的结构形式等,我们的创新太少!
    膜结构行业协会!不知道在搞什么?也很热闹!不出成果!不领导行业潮流,整天自娱自乐,我看最后有可能被几家公司控制!成为一小部分人代言工具!警惕呀!
   缺乏创新是我们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包括行业协会的人!(没有恶意,希望没有得罪有关人士!)想象我们用的膜材,国外的!自己的品牌那?给别人打工。就象汽车用来用去,都是别人的发动机!乱讲!
ayamm






积分 9
帖子 6
2005-3-3 13:55    顶部


目前国内膜结构公司太多,似乎与膜市场不成比例,听说许多小公司现在没有活干,由于没有活干,结果就去接一些价格低付款条件差的工程,恶性循环,导致公司关门。目前在国内最牛的要属太阳,听说他们现在忙不过来了,正在招兵买马,有志者是否考虑弃暗投明?
ywt






积分 7
帖子 9
2005-3-3 15:56    顶部


不懂!何为明?何为暗?
wwxue






积分 206
帖子 213
2005-3-5 14:08    QQ 顶部


忙不过来的公司不只太阳一家耶。
ywt






积分 7
帖子 9
2005-3-6 09:37    顶部


所以说膜结构工程现在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除了个别厂家因管理不善,用人不善外,大部分的公司还在较快的发展中!好事情,只是科技的含量不高!膜结构的后继乏力!谁是现在膜结构的老大?!光翌?纽曼帝?日本?还是另有新贵?膜结构的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会走向何方?PTFE?ETFE?PVDF?还是有新的发展?国内的膜结构软件有没有商业化的?太多问题,请诸为给予指引!探讨!
ywt






积分 7
帖子 9
2005-3-7 23:19    顶部


其实。很多钢结构公司在窥视膜结构公司的发展!是个严重的弊端!
MONKEYKING






积分 3
帖子 4
2005-3-14 15:50    顶部


膜结构就是膜结构,它有很多的特殊性,它的发展轨迹不能和原来的建筑形式简单比较。我觉得膜结构的前途可好可坏,主要是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如何去把握和发展。可好可坏,即认为它不是很乐观,甚至没有玻璃幕墙乐观;也不是绝对就会消亡,如果市场次序规范、同行勇于开拓创新(在功能和使用范围上),做更多名声显赫的有创意的工程,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喜欢膜结构,膜结构行业也许会继续良好发展下去。
晓风20a






积分 12
帖子 11
2005-3-16 08:55    顶部


我感觉膜结构市场会有很好的发展,因为这几年膜结构无论是工程数量还是公司数量都在高速增长,但不会有其它建筑行业那么大,膜结构只能作为传统建筑的一个补充.
心有戚戚焉






积分 6
帖子 10
2005-3-16 21:37    顶部


华中地区的蛋糕已经有人开始抢了,但是也已经有人开始给膜结构工程抹黑了,我看华中地区好多膜结构工程质量不乍得,但是报价却一直在恶性竞争,现在甲方问你膜结构,第一反映就是单价多少?其他的都不用介绍了,弄得我们哭笑不得。
ywt






积分 7
帖子 9
2005-3-16 21:56    顶部


这也是好事情嘛!说明业主对膜结构有所了解了!不过倒要问问多少钱?
ruralboy






积分 285
帖子 263
2005-5-25 20:50    顶部


膜结构用的是少,可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也很少,我是2001届的学生,现在同学中没有一个从事膜结构的。
pretress-l






积分 57
帖子 45
2005-5-27 10:35    顶部


      国内建筑市场的不规范,接活与投标绝大多数没有体现三公。背景雄厚比实力雄厚有用得多。各位应看到,大工程的招投标非常明显。好了,没有背景的公司凑在一块,不择手段先把活接过来再说,然后想法设法提价,换低价低质材料,与业主提超出投标要求的要求。这不,中标一个工程,过一段时间又来一次招标;或中标后没有结果的工程一大堆。
       有背景的公司可以做到在工程投标报名的时候,其他公司就要交押金,而不是交标书时交押金。
       总之,国内膜结构市场发生很多笑话,不规范的多,规范的少;一到投标,互相中伤,不择手段!中标价格有时比成本还要低,最终结果可想而知,要么停在那里,要么低劣的工程。
     所以中国膜结构市场,非常困难!唯有背景雄厚的公司不难,也许也难。
      
wwxue






积分 206
帖子 213
2005-5-29 15:57    QQ 顶部


      对比一下这文章:来自新华网
                    
  
                     旧伤上的新痛――谈中国纺织品战略眼光的缺失
      "新华网消息  法国《欧洲时报》日前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中国纺织品行业应从贸易摩擦中汲取教训,避免因内部的恶性竞争使自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文章说,前一阶段,就欧美在这一问题上有违世贸原则的实用主义态度,包括很多欧美经济学家在内的专家以及包括本报在内的海外媒体,皆予讨伐。欧美方的不公之处,昭然若揭,已有公论。但尘埃初定,中国纺织业者不能不将目光投向中国纺织品的自身,做全面深刻的反省。只有在类似事件中,汲取有益教训,中国纺织品或者其它“中国制造”,才可能在今后的全球自由贸易打拼中,避免吞咽这种既不公且无奈的苦果。  
  
    文章指出,中国货为什么要卖得如此便宜?是质量差?不是。中国大部分可以出口的企业都有一定规模,都引进了先进的国外生产线。中国的纯棉裤子和衬衫,应该与欧美中档品牌质量不相上下,但就是要接受比人家贱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这是为什么?中国企业应该扪心自问。  
  
    有中国纺织业领导称,是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这样的大家伙玩命压价所致。“一个半欧元一件衬衫”,责任不在中国。但不幸的是,这个责任恰恰主要在中国。  
  
    中国业者只要稍在欧美市场做一下同类产品价格的调查,就没有理由接受这样的压榨性的“大笔订货”;中国业者只要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就应该想到不能以铺天盖地的量去征服海外市场;中国业者之间只要有一点团结对外的精神,就不会让贪得无厌的沃尔玛们屡屡得手,就不会在中国企业间引起无休止的恶性竞争。  
  
    文章回顾中国真丝出口的经验时指出,90年代初期,中国的丝绸曾经在欧美市场上大赚了一笔。以法国市场为例。当时一件中国真丝衬衫在巴黎的零售价可以达到200至300法郎(相当于30至45欧元),法国人趋之若鹜。更为可贵的是,法国人将能穿上中国正宗的真丝而感到骄傲。300多法郎,对于工薪阶层是贵了一些,但作为高档奢侈品,却很值得。法国不产丝绸,却可以通过这件衬衫感受丝绸的故乡。这是一幅何等美好的文化与商业结合的图画?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资源独享,没有冲击别人市场的问题。产品已经被买主定位为“高档”。说欧美同时掀起丝绸衬衫热,并不过分。但是,中国人正是在这种极为有利的市场条件下,通过中国人之间的恶性压价竞争,在短短数年间,将高档做成了低档,将卖方市场做成了买方市场,将丝绸卖“臭了街”。当一件真丝衬衫挂在“家乐福”中即使50法郎也无人问津时,法国人彻底拒绝了这个曾经让他们动情东方神话。  
  
    中国企业如果稍微有一点“独家”意识,一点“物以稀为贵”的常识,一点消费心理学,一点如日本企业那样的团结精神,何至于输得这样惨。今天,真丝衬...
  
    真丝大溃败的教训是多方面的。最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物美价廉”并非百战不殆。当“价廉”到让人看不起时,就是“美物”的末日。对照真丝之死,难道纯棉还想重蹈覆辙?  
  
    今天的中国纺织品,应该辨证地看配额的取消。无配额的自由,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可以指点江山;用不好也可以自毁长城。丝绸不就是在没有配额时代轰然倒下的吗?  
  
    这个教训,不仅是纺织品,也是中国鞋、中国电视、中国汽车应该记取的。总之,中国人必须集体反思“中国制造”时代的到来。(完)"
  
       膜结构施工行业在重蹈覆辙。膜结构施工行业应当向膜材供应商学习。
其实有些膜材同阳光板价格相差无几,但膜材供应商没有把膜弄到建材市场去卖,使人觉得膜材比阳光板档次高。这就是膜材供应商经营理念的成功之处,也是他们保持高利润的原因。
218zip






积分 0
帖子 2
2005-8-8 14:49    顶部


前景与危机并存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