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统计
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
C1. 综合讨论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199
3/7
‹‹
1
2
3
4
5
6
7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40岁的出路在哪里?
雨岩
积分
23
帖子
19
#61
2009-5-30 21:07
坚持,不言放弃!年龄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
iamluinf
积分
29
帖子
19
#62
2009-6-20 10:35
看了9楼的前辈回复,自惭形愧,这段时间一直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怎么选择,您用你的经历给了我一个提醒,也给了我一个指导!
wj4112
积分
534
帖子
386
#63
2009-6-23 21:19
40岁现象说到底是当今社会某些范围内存在人口逆淘汰的现象——即你优秀可以,但是不可以威胁我的位置,或者让我没有成就感。说到底是社会制度的缺陷。
jerrymouse
积分
93
帖子
91
#64
2009-6-24 15:41
看到楼主这个贴,突然想起MBA里面的一个故事:
玻璃钢杯的故事:
有一位农民,出身贫寒。初中没上完,就因为家里穷而辍学。
19岁时,父亲去世,留下多病的老母亲和瘫痪在床的奶奶。
80年代,刚分责任田,他把自家水田挖了想养鱼,结果乡干部告诉他,水田只能种庄稼,不能养鱼,于是,他只好又将它填平。
后来,他听说养鸡赚钱,于是向亲戚借了500块钱养鸡,可一场洪水过后 ,鸡瘟暴发,几天之内,鸡全部死光。他老母亲因为受不了如此打击抑郁而终。
35岁,还娶不到老婆,连离婚的女人都看不上他。
他捕过鱼、打过石矿,可是,都没赚到钱。
他后来向人借钱买了辆手扶拖拉机,可是,上路不到半月,翻车了,腿瘸了一支。
几乎村里所有人都认为他这辈子完了……
但是后来,他成了亿万富翁,远近闻名。
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问他,那么多的打击都没有把你击垮,是什么支持你走到现在?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
他拿起桌上的一个玻璃杯,问记者:“你认为,我松手这只杯子会怎么样?”
记者毫不犹豫地回答:“摔碎”
然后,他一松手,杯子嘣的掉到地上,完好无损。
他说:“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玻璃杯,它是玻璃钢做的玻璃钢杯。”
HO~敲完这么多字,累坏了……
有着如此强生命力的人,是任何打击都不可能压垮他的——只要他一息尚存,就会坚定不移朝自己的目标努力!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老总。
他最让我折服的,就是他的信念——坚强的信念。
——也正是这一点,让我决定跟着他干。
我觉得,有着如此坚强信念的人,他想要干的事一定能干成——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jerrymouse
修改于2009-06-24 15:45
pearlstone
积分
20
帖子
19
#65
2009-6-24 19:46
80后的我工作即将两周年,正处于从满脑袋问号到一点点把问号变成其他符号的过程。至今还没认真考虑过40岁会怎么样,应该怎么样的问题,大概是因为感觉还很遥远吧。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年少轻狂,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任性,但我却只知道我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想做什么就去做,至少每个决定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既然已经选择了一条路,就一定要坚持走到底,这样才对得起自己,才不会在多年以后去后悔当初。
社会不会一切尽如人意,但也会给人一些选择的空间,如果我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那么至少我还可以选择一个自己不讨厌的工作去做。做自己有些兴趣的事情,起码不会让自己觉得委屈吧!
从上学的时候开始我就学会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里,公平和平等不是平白无故从天上掉下来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争取。
关于建筑这个行业,我觉得既然已经介入,而且还没有打算该行,那么就该学什么学什么,该考什么考什么,该拿到的证一定要拿到手。我一直觉得证这种东西,只有拿到手中,才有资格那东西没用。就像我会对亲亲家的弟弟说,只有得到学历之后才有资格说“能力比学历重要”一样。
学历也好,证也罢,不能否认的都是能力的一种表现。
小小年纪的我说了不少不知道对错的话,但可以确定都是我的心里话,让总前辈见笑了。
pearlstone
修改于2009-06-24 19:48
wj4112
积分
534
帖子
386
#66
2009-7-1 12:52
中国的注册考试、文凭考试估计国外的设计大师都很少能通过,因为这个考试和游戏过关没有多大区别。他没有拿这个证,难道他就没有资格说那个证没有价值?——事实上,中国的注册证就是没有被国外承认。
zhmei6677
积分
3
帖子
4
#67
2009-7-22 13:25
看了以上的帖子,感觉都是朋友们的心里话。很受感动,同时也在思索我的路在哪儿。我也是奔四的人了。目前在一家大的监理公司工作。跟随项目部到处奔波。我把心态放的比较正,所以自己感觉还可以。不轻易和别人计较。我心里坚定一个信念:干好自己的工作,什么金钱、名利可以不计较。不去为名利讹诈施工单位。当然,有好的发展机会还是要抓住的。我的感触:首先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被名利所困扰;第二脚踏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第三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等待时机创造条件。第四尽量和领导搞好关系,让他了解你的才能;不要刻意巴结领导。
柠檬树
积分
32
帖子
18
#68
2009-7-22 14:38
和楼上的握个手,我本来是学钢结构的,阴差阳错搞起了造价,也徘徊,也迷茫,但也渐渐想明白了,每个行业干成专家都受人尊敬,往这个方向努力吧!
penglinhai2008
积分
1063
帖子
635
#69
2009-7-22 21:27
做结构的踏实很重要,前人的经验都是很宝贵的财富啊,经常在反思自己到底该干嘛,年轻时候就的勇往直前干点事,或者学点东西。
年少的轻狂会在某天孑然而止,四十岁也绝对不是一道坎,很多院士都七老八十了都还兢兢业业,喜欢上这门学问真的很重要,管它值几个钱呢。
庭院深深
积分
20
帖子
20
#70
2009-7-24 09:46
身边做设计的比自己资深年长的人,大都感觉到了迷茫。刚开始做,确实感觉会比别的工作收入好一点,可是时间长了,才发现劳动量与收入怎么都成不了正比。
但是既然选择了,就要开心的做下去。若是不能够取悦自己,试着学习一些管理类的东西吧,我觉得技术到了一定阶段再加上精湛的管理系统,在一个企业做领导也是很好的。
xu314
积分
268
帖子
138
#71
2009-7-30 19:29
你有技术,还不简单,
xu314
修改于2009-09-12 21:00
wanyeqing2003
积分
6286
帖子
3969
#72
2009-8-29 16:04
今天看到一个话题,"jerrymouse"在12楼帖子里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我觉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品味一下。
http://okok.org/forum/viewthread.php?tid=81778
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zfc615
积分
2
帖子
4
#73
2009-9-19 11:16
0 分
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学习了 受益匪浅
djg
积分
324
帖子
282
#74
2009-10-5 11:51
其实40岁现象很容易理解,比如我吧
30左右,在设计院工作3年后读的研究生
毕业又到另外一家设计院,结果小我几岁的都称呼我为小*(姓),很让人不舒服,即使你工作经验比人家多,学历比人家高,但人家所谓”司龄“比人家少,刚到公司还实习了一年,还给你指定导师,休假也没你的事情,该评工程师也不给你评。
我忍了,没办法,人总得吃口饭吧
头几天走了一个40多岁的人,属于外聘,原因是涨工资没给他涨,
所以,40的人新到一个单位,大家一般不会太看重你,也一般不会把总工之类的位置给你,你要相对比你同时代的人挣得少,只是不知道你能不能忍住了。
我们单位也有头几年来单位的,40多岁,高工
我们单位是按职称定工资,发补助他3000RMB,我300
有的时候还没我的,我画图比他快,干活也能干,学历也比他高,他又不是一注
总之,中国人太多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
后去某个单位的永远要忍受比同龄人少很多的工资,受不了得有的就走了
不是40现象,是后去现象,我30不是这问题也挺严重吗?
每月都比别人少挣,写简历为了不给你评职称偏让你把在以前单位的工作经历写成是在这个单位”学习“!
居然还要你写成在前单位“毕业”。哪有在某个单位毕业的啊!
djg
积分
324
帖子
282
#75
2009-10-5 11:54
wj4112 wrote:
中国的注册考试、文凭考试估计国外的设计大师都很少能通过,因为这个考试和游戏过关没有多大区别。他没有拿这个证,难道他就没有资格说那个证没有价值?——事实上,中国的注册证就是没有被国外承认。 ...
09年考试要求你不但要会
还要快
和打游戏的要求近乎一样了
如果是控制通过率也就罢了
如果是必须48分,那么这么折磨人有什么意思?完全不是建设性的。
zero0918
积分
90
帖子
71
#76
2009-10-22 17:33
30,40岁的前辈们都在考虑出路的时候,感觉你们太缺乏自信,我已经26了前辈们的证书我一个都没
但是每天都很自信的过着,相信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一蓑烟雨
积分
105
帖子
99
#77
2009-10-23 09:28
克服自己的弱点,找准前进的方向,下定决心,注重方法,总能好起来!
colt
积分
1411
帖子
1128
#78
2009-10-31 13:36
人生如结构:如同钢材的应力应变曲线,四十岁已经是到了屈服后的阶段,强化的阶段。应该具有强度,有韧度,有刚度!
四十岁之后如果再有突破,必须高炉冶炼,脱胎换骨!或许有点滴提高!
三十岁之前刚度上升,强度上升,而后屈服,彷徨,奋斗,重生。三十岁之前理想中的职业:
高楼大厦,冲刺200m,300m,500m,600m,甚至千米。
桥梁跨度30m,60m,200m,500m,甚至千米。那只是一个理想。的确三十岁之前应该有一两项值得提的是事情。
三十岁之后理想:已经不再是顶梁柱,而是楼板,将大梁和强柱组织协调捆绑在一起!协同抵抗!
三十岁之后发现:看似普通的楼板才是自己的理想。要做的是楼板!-外柔(平面外刚度),内刚(平面内无穷大)!
colt
修改于2009-10-31 13:42
djtwiseboy
积分
4
帖子
4
#79
2009-11-7 09:05
需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不能盲目与其他人攀比
要和自己的过去比较 知足常乐
说的一点也没错
maomaof
积分
37
帖子
33
#80
2009-11-7 17:29
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我距离40也就仅仅5年了,没有恐慌的感觉。珍惜每一天,给自己设定一个5年计划或十年计划,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自己的力量,迟早会滴水石穿的!最起码,我们距离自己的目标会近那么一些!让浮躁的心静下来!
lili240610
积分
254
帖子
170
#81
2009-11-11 14:49
这个社会恰恰是那些浮躁,专业一知半解,人品不太好的人混的好。这是一个人口逆淘汰的社会,优秀者注定会被边缘化,被淘汰。一个佐证是,外国优秀的人才或到国外留学的优秀人才到了中国人管理的单位都会不适应,要么被架空,要么被挤走,就像一个臭烘烘的茅厕容不下干净的人。其实不止是4050,优秀的人都会被边缘化,只不过4050现象不仅具有普遍性还具有紧迫性。
lili240610
修改于2009-11-11 22:28
whoami
积分
1344
帖子
746
#82
2009-11-12 09:48
喜欢lili240610的系列言论!
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
ButlerBldg
积分
909
帖子
466
#83
2009-11-12 10:39
lili240610 wrote:
这个社会恰恰是那些浮躁,专业一知半解,人品不太好的人混的好。这是一个人口逆淘汰的社会,优秀者注定会被边缘化,被淘汰。一个佐证是,外国优秀的人才或到国外留学的优秀人才到了中国人管理的单位都会不适应,要么被架空,要么被 ...
混的不好,就说那些混的好人都人品很差,
混的好了,就说那些混不好人只有智商没有情商。
考试没通过的,就说那些考过了的人只会考试不会设计,
考试通过了的,就说那些连一注都考不下来的人怎么还敢说自己是好工程师呢?
这样的心态真累啊, 怎么活都累
文峰钢构
积分
5
帖子
7
#84
2009-12-12 15:25
看了你们的帖子
我感触很多
谢谢各位前辈
babiwawa
积分
0
帖子
1
#85
2009-12-12 15:34
呵呵 相信自己永远是最棒的,年龄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心态!!
wanyeqing2003
修改于2010-01-02 10:42
zjykhj_1974
积分
695
帖子
492
#86
2010-1-8 20:19
哎,我也为了提高自己走了不少路,现在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出路,其实也不是没有找到,而是在现实之下,不得不忍痛割爱,天天重复着机械的工作,而只有在心血来潮时才想到应该看点书,学点超出工作范围之外的东西,感觉现在生活压力不小,除了自己,还有老婆孩子,除了老婆孩子,还有父母........................
伪劣一级货
24495900
积分
120
帖子
121
#87
2010-1-11 19:18
我还很年轻 但没有激情
看到这个帖子 久违的激情又回来了
droping
积分
23
帖子
25
#88
2010-1-11 22:12
非常赞同83楼的观点。人心太复杂了,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
我四十一了,没一注,但我比较幸运,工作能力一直都能得到领导认可,但没有一注的滋味真不好受,我从来不派名片。
09年下决心考试,认真复习了半年,过了基础,总算迈出了一大步,也让我找回了考试的自信。我相信,只要努力,肯定有回报,不管是考试还是工作。但如果以为有了注册就可能被认可,被尊重,那就太错了。现在的人专业素养越来越高,南郭先生是当不长的。领导虽然不懂你的专业,但他(她)会从各种渠道来了解你,不要低估你老板的智慧,所以,凡事从自身找原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droping
积分
23
帖子
25
#89
2010-1-11 22:14
呵呵 相信自己永远是最棒的,年龄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心态!!
这才是真理!
鱼之乐
积分
1
帖子
1
#90
2010-1-21 10:29
受益匪浅,艺术无好坏,但有高下,人也一样
199
3/7
‹‹
1
2
3
4
5
6
7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A. 专业栏区
> A1. 索膜
> A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
> A3. 空间结构
> A4. 多高层钢结构
> A5. 厂房
> A6. 桥梁
> A7. 塔桅、容器、船舶及海洋钢结构
> A8. 幕墙
> A9. 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
B. 专题栏区
> B1. 连接与节点
> B2. 防火与防腐防雷
> B3. 稳定与疲劳
> B4. 非线性与预应力
> B5. 试验、检测与鉴定
> B6. 改造与加固
> B7. 焊接
> B8. 工程抗风
> B9. 工程抗震
C. 综合栏区
> C1. 综合讨论
> C2. 钢结构入门
> C3. 概念与构造
> C4. 结构施工图审查
> C5. 事故分析
> C6. 海外通
> C7. 非常建筑
> C8. 基础理论
> C9. 注册考试
> C0. 考研与留学
D. 大结构
> D1. 岩土工程与地基基础
> D2. 混凝土结构
> D3. 高层混凝土结构
> D4. 特种混凝土结构
> D5. 异形梁柱
> D6. 水工
> D7. 地下工程
> D8. 砌体结构
E. 专业资料、钢结构业界
> E2. 规范、图集、常用数据
> E4. 结构人物
> E5. 施工、监理与造价
> E6. 经济与管理
> E8. 供求信息
G. 软件
> G1. SAP2000
> 弹塑性分析
> G2. MIDAS
> G3. ANSYS
> G5. ABAQUS、DIANA、ADINA及IDARC
> G6. 3D3S
> G7. PKPM & YJK
> G8. AutoCad
> BIM
> G9. 详图设计
> G0. 其它结构软件
> Ga. 软件开发
X. 站务及其他
> X3. 站务专栏
沪ICP备020910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