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统计
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rue Forum
»
E5. 施工、监理与造价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浅谈钢结构施工资料(原创)
buddyr
积分
13
帖子
7
#1
2012-12-28 13:04
序
钢结构施工单位干了10年,从技术员做到总工,可以说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现在干监理1个多月,项目为北京的一个超高层,钢结构施工单位为国内的知名钢企。
正文
施工刚开始,自己恶补了一下钢结构相关的规范、规程,主要是因为整两年新出了两个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和《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温故知新,感觉又有很大提升!
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想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先说说关于钢结构物资报验。
钢结构原材的质量控制是一项主要的管理程序,也是钢结构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作为钢结构专业监理工程师,也是我工作的重点。由于施工单位技术员和资料员包括试验员(钢结构单位很少有专职试验员,一般都是兼职)对规范理解不到位,造成施工资料试验报告等出现很多错误。下面就问题及本人的理解逐一说明:
一、原材复试
从源头说起,原材复试主要想说说钢板的复试(其它型材基本相同)。首先,原来的规范(GB50205)规定:1、国外进口钢材;2、钢材混批;3、板厚等于或大于40mm,且设计有Z向性能要求的厚板;4、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所采用的钢材;5、设计有复验要求的钢材;6、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这6条规定了需要复试钢材的范围。而试验的代表数量为60t(可查不同材质的钢板的规范)。而新执行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第5.2.5中又针对常用钢材组批复试有所放宽。本人理解,这是国内钢材生产水平的提高,质量信得过的一种表现。本人所监理的工程采用的韩国生产的SM490A钢材,是一种焊接结构用钢。设计要求各项性能等级不低于国内Q345B行钢材的性能。因此,钢材复试时检验标准全部按照Q345B型钢材的性能检验,分别做了力学性能和化学分析。但在钢材组批上出现了分歧,施工单位要求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第5.2.5中常用钢材复试组批规定,按150t为一批。本人认为:首先,虽然设计要求SM490A钢材满足Q345B钢材的各项性能要求,但是不等同于就是Q345B,SM490A的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还不等同于Q345B。而《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第5.2.5条只是国内常用牌号的钢材适用。其次,规范中没有把进口钢材列为常用钢材。因此,本人坚持按照炉、批号,每60吨组批进行复试。且同一炉号,不同批次可以组批。
二、钢构件出厂合格证
钢构件出厂合格证是钢结构半成品的质量证明。出厂合格证的填写必须规范,且与实际进场构件的型号数量相符。加工单位为了方便,在填写出厂合格证的时候,将一层(或是一个检验批)的构件全部填写上,而实际这一层的构件可能会分几个批次发货。这样做严重违背了施工资料真实性的原则。
未完待续。
木易
积分
10
帖子
8
#2
2014-2-20 21:35
0 分
继续啊,怎么不写了呢?
buddyr
积分
13
帖子
7
#3
2014-5-28 13:32
好久没来了,看来大家对这个问题不是很关注,不过我还会继续把我的一些个人体会陆续上传!希望对有需要的同志们有所帮助。
dizhu
积分
16
帖子
15
#4
2015-2-13 16:10
这个帖子的内容是施工单位一直困惑的,第一:钢结构所用的钢板、焊条、高强螺栓都要做复验,第二:钢材的复验标准代表批量是什么规范规定的。这两个问题是国内相关职能部门不作为带来的高度不信任,而转嫁给施工单位的。承建商是买来材料做建筑,在市场流通领域每个环节对其对应的部分负责,结果全给施工单位了,钢材你要负责、焊材你要负责、螺栓你要负责。问下,那生产厂家负什么责呢。对于相关材料进行抽检是必要的,但是按楼主的做法的确有很大不妥
tiecq
积分
37
帖子
43
#5
2015-5-23 09:39
最近我们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例如GB/T1591-2008等这些材质规范适用于材料生产厂家;GB50755–2012规范适用于施工,所以对于检验批的问题,鄙人愚见认为应该适用GB50755–2012的规范按照按150t为一批。请指正!
lgaxy
积分
101
帖子
93
#6
2015-5-23 20:21
4楼正解。
如果严格按规范供应材料,试验费用巨大,以国内给的施工价格,根本就是给检测站打工。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rue Forum
A. 专业栏区
> A1. 索膜
> A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
> A3. 空间结构
> A4. 多高层钢结构
> A5. 厂房
> A6. 桥梁
> A7. 塔桅、容器、船舶及海洋钢结构
> A8. 幕墙
> A9. 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
B. 专题栏区
> B1. 连接与节点
> B2. 防火与防腐防雷
> B3. 稳定与疲劳
> B4. 非线性与预应力
> B5. 试验、检测与鉴定
> B6. 改造与加固
> B7. 焊接
> B8. 工程抗风
> B9. 工程抗震
C. 综合栏区
> C1. 综合讨论
> C2. 钢结构入门
> C3. 概念与构造
> C4. 结构施工图审查
> C5. 事故分析
> C6. 海外通
> C7. 非常建筑
> C8. 基础理论
> C9. 注册考试
> C0. 考研与留学
D. 大结构
> D1. 岩土工程与地基基础
> D2. 混凝土结构
> D3. 高层混凝土结构
> D4. 特种混凝土结构
> D5. 异形梁柱
> D6. 水工
> D7. 地下工程
> D8. 砌体结构
E. 专业资料、钢结构业界
> E2. 规范、图集、常用数据
> E4. 结构人物
> E5. 施工、监理与造价
> E6. 经济与管理
> E8. 供求信息
G. 软件
> G1. SAP2000
> 弹塑性分析
> G2. MIDAS
> G3. ANSYS
> G5. ABAQUS、DIANA、ADINA及IDARC
> G6. 3D3S
> G7. PKPM & YJK
> G8. AutoCad
> BIM
> G9. 详图设计
> G0. 其它结构软件
> Ga. 软件开发
X. 站务及其他
> X3. 站务专栏
沪ICP备020910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