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XinY structural consultants ltd

 
关于“梁”及“肋梁”:
cwsy






积分 436
帖子 193
2021-9-9 08:38    顶部


关于“梁”及“肋梁”:

“梁”的跨高比满足构造要求,按一般的主次梁结构体系计算。

“肋梁”跨高比不满足构造要求,按无梁楼盖结构体系计算。

有些“梁”虽然跨高比满足构造要求,但不具备对楼板提供刚性支座要求,判定为“肋梁”,按无梁楼盖结构体系计算。

问题是:pkpm建模计算之前要先判断是“梁”还是“肋梁”吗?两种算法有多大区别?

如果楼盖结构中既有“梁”又有“肋梁”,又该如何计算?
cwsy 修改于2021-09-09 08:43
yyz639






积分 65
帖子 41
2021-9-18 11:24    顶部
我觉得这个PKPM计算模型里面本身就是对梁和板采用了不同的计算单元,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梁就是梁单元,梁的跨高比也没听过有构造要求。
wj4112






积分 534
帖子 386
2021-9-25 16:02    顶部
为使问题讨论不涉及特殊情况,先假定梁的跨度不小,即板沿梁跨度方向长度不小于梁间距。一般情况下,梁高是板厚的两倍以上,梁间距又不是很大的话,就认为梁有足够的刚度使从属面积内的板上荷载传到梁上,再传到梁支座,就可以认定这是梁板体系。如果梁间距过大,板本身还满足承载力要求的话,中间很多荷载将直接由板从另一方向传向支座,这时梁没有起到完全支承板的作用,这种情况在地下工程的厚板中容易遇到,这时假定厚板支承于“梁”支座处的侧墙上,但是单独设计“梁”时还是按梁的要求设计,只是从属面积可以减少,毕竟仍然有一部分荷载传到了“梁”上。目前缺少简单易用的这种空间结构内力分析软件。
好在既然使用pkpm,那就是民用建筑为主,可以人为加大梁截面使梁板体系明晰。民用建筑带肋板是作为一个整板考虑,未尝试过pkpm单独设计板肋。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
沪ICP备020910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