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XinY structural consultants ltd

 
空间钢桁架(倒三角形)上弦杆间需设斜杆吗?
zweih






积分 124
帖子 79
2004-12-1 16:48    顶部


近几年相贯焊接节点的空间钢管桁架在大跨度结构中应用很多,关于上弦杆间是否加斜杆有以下观点:
1.桁架节点均按铰接考虑时,上弦杆间仅设横杆为可变体系,所以应设上弦杆间的斜杆;
2.空间桁架计算时上下弦杆均按连续梁元考虑,腹杆两端按铰接考虑,为超静定结构,所以不必设上弦杆间的斜杆;
      我做的一个工程甲方和审图中心都要求加斜杆,我认为不用。请各位大虾提些高见?:)
boy3






积分 237
帖子 140
2005-1-21 00:26    顶部


你的计算模型是按照节点铰接进行的话,就应该设置斜杆。而这种管桁架的受力主要是杆件轴向受力,用铰接来模拟节点符合实际受力状况。按照规范要求,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按照刚性节点来算。当然,实际上都是半刚性的东西。
李晓德






积分 168
帖子 123
2005-1-30 11:46    QQ 顶部


桁架节点都是铰接节点,这不容置疑。
倒三角桁架每一片都是桁架。
上弦成为平面桁架,需要设斜腹杆。见图。
kkgg






积分 172
帖子 137
2005-1-31 09:42    顶部


我做过一个倒三角的拱形桁架,用SAP200计算的,上弦必须加斜杆,若不加,SAP认为是不稳定体系,根本不给计算,所以(倒三角形)上弦必须加斜杆。
yyc5795y






积分 778
帖子 482
2005-2-6 19:58    顶部


1.本人刚开始学习钢结构,看同济大学3D3s钢空间钢桁架(倒三角形)程序演示中,上弦杆间没有设斜杆,仅腹杆两端节点铰接.
2.不知道上下弦杆两端节点铰接或固接,对内力及用钢量有多大区别?
高老头 (武汉钢构设计)






积分 616
帖子 525
2005-2-7 20:12    QQ 顶部


          从结构力学上我们知道,能被用来作为结构的计算模型最主要是静定结构,作为空间桁架体系本身就比平面桁架结构在平面外的稳定要有保证。一般均为超静定结构。
           并且在桁架或屋架结构的计算简图中假定结点都作为铰接点(除支座处的),是基于按照铰接点可以简单而清晰地计算结构中每个单元的内力,这与实际中不太符合结构的结点做法,但这样假设计算出的主内力基本与实际相符,因实际刚接形成的次内力就不需要考虑了。
         所以这种倒三角形结构在完全建模后,支座处节点约束定义后是不需要在上弦杆之间用斜杆的。



武汉鑫鹏空间钢结构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赵工 13237155233
祥子






积分 353
帖子 239
2005-2-10 12:28    顶部


1、我用同济大学3D3s钢空间钢桁架(倒三角形)做过一个工程.接点按铰接假定,上弦不需要加斜杆,用浙江大学MST2004计算同一个工程,也不需要加  
2.我看好多行架图纸,有的就没有加。
3、对于桁架,我做过的很少,没有多少经验,具体要不要加,可能与使用程序有关系?
racepigeon






积分 9
帖子 11
2005-2-24 22:08    顶部


在计算这种桁架的时候,按照桁架的理论,所有节点均为铰接,这个时候就需要在上弦加斜杆,要不然节点就是几何可变的!但是实际中弦杆都是通长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杆件不是完全铰接,是半钢接的节点,所以在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节点释放的时候,只释放上弦杆的平面内的转动,而平面外的转动可以不释放,这样计算的时候上弦层就不需要加斜杆了!
ICANPLAY






积分 56
帖子 67
2005-3-2 11:53    顶部


铰接节点的三角形桁架是几何不可变的结构,当然可以不加斜杆,另外弦杆贯通其上节点连接认为刚接,腹杆由于本身截面较小且较长(比较弦杆而言),刚度分配也就小,故在3d3s中就是释放腹杆的杆端弯距,mst则不能较好解决该问题,用它来计算该种结构是一种冒险(mst计算出的弦层杆件不等,后人为调成一致是常用的方法)
netsnowing






积分 30
帖子 14
2005-3-9 10:39    顶部


     感觉大家都在讨论加或不加斜杆是否能通过计算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当弦杆长细比较大时(规范有规定),弦杆也应按照铰接来考虑,这样的话,如果没有斜杆的话,上弦和横杆就成了四边形,是几何可变的,应此,在长细比较大时,应该增设斜杆!
     相贯焊接空间桁架在计算时,腹杆取何种单元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按照铰接计算未考虑次弯矩,偏不安全,但是,在极限荷载作用下,腹杆两端成塑性铰,杆端弯矩释放,所以,按照铰接、刚接计算都可以,有时为了计算简便,规范建议可以取铰接,但是,现在都是用计算程序,无所谓简单不简单。胆子不大的话,可以按刚接考虑,这样结构有较大的安全性。
    
kawakuki






积分 181
帖子 147
2005-3-23 09:48    顶部


设置斜杆可以使整个桁架更好的协同工作,提高平面外的稳定性。如果通过增加系杆等措施保证整体稳定性了,就没有必要设斜杆。总的来说我们应发挥材料的最大效能,应该从整体上去保证稳定性。加斜杆是不划算的。
bill-shu






积分 1229
帖子 729
2005-3-29 10:46    QQ 顶部


上弦加不加斜杆程序都是可以计算的。关键看你是怎么假定节点形式的。如果上、下弦都是连续的,(当然支座处要有约束了)那就不需要有腹杆。桁架节点不一定都假定是铰,主要看节间长度,管截面大小(钢结构设计手册上有说明),有的时候局部弯矩的影响不能忽略,就不能看成是铰。
wsm341






积分 6
帖子 5
2005-3-29 19:00    顶部


计算倒三角桁架设计时是按铰接结构规定的,所以必需在上弦格加斜杆以保
结构的几何不变(不论用什么程序计算)。
如果计算类似网架形式的整体式空间桁架,那就可以将中间部分节点定义为刚性节点,周边节点定义为铰接节点,并在上弦网格加斜杆。
lovefuture






积分 29
帖子 36
2005-4-1 21:06    顶部


如果按绞结算,就要设置撑杆,否则就是几何可变结构
yxs_li






积分 116
帖子 89
2005-4-12 16:24    顶部


刚接和铰接首先应区分一个概念问题,并不是弦杆与弦杆之间的连接或者是弦杆与腹杆之间的连接。而是指弦杆或者腹杆的自由度是否释放,也就是说,在有限元的层面上,指杆端的转动位移是否与节点保持相同,还是自由发展。所以从理论上讲应以刚接为宜。如果弦杆是连续的(一般都是连续的),毫无疑问是刚接,也就是说弦杆两端并不要释放自由度。这与弦杆的长细比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个概念问题)。至于说加一斜杆,当然好,增加了超静定次数,增加了结构的整体刚度(尤其是侧向刚度)和安全性。至于有一贴中说SAP2000计算如不增加斜杆就认为是变动机构,这是因为计算时把弦杆两端释放了,与是否需要斜杆没有必然联系。跨度大而重要的工程还是应增加斜杆,并应用SAP2000的BUCKLING分析来看一下是否存在局部的刚度薄弱。
beginer






积分 48
帖子 45
2005-4-15 20:54    顶部


由于没有作量化分析,仅从定性的角度谈谈个人感受。
之所以要采用两根上弦,是为了使整个桁架系统具有更好的面外稳定性。上弦两杆相距越远,则整个上弦系统(两根上弦和其间的联系杆件)在上弦平面内的抗弯刚度越大,从而整个桁架系统的面外稳定性越好。
上弦的两根杆均为轴压杆,且轴力基本相同,联系两上弦的直杆也好,斜杆也好,作用均是保证两杆共同工作。联系杆真正发生作用的时候,是在于当上弦系统(由于失稳,制造误差或其他原因)发生桁架平面外弯曲的时候。
此时可把上弦系统类比为框架体系。是有斜撑的框架体系抗侧好还是纯框架体系抗侧好,答案不言而喻。但在侧向作用不大或框架梁跨度不大的情况下,加斜撑杆完全是一种浪费;反之,加斜撑是必须的。至于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hai






积分 2414
帖子 1655
2005-4-18 09:48    顶部


加不加斜杆,计算模型是不一样的,确切来说是弦杆的平面外计算长度不一样的,如果加斜杆,平面外计算长度为节间距离,如果不加,平面外计算长度为支撑距离。如果在两上弦上的荷载不均衡,一定要加斜杆,否则会发生扭转。
hushixing






积分 91
帖子 96
2005-7-4 15:58    顶部


空间钢管桁架(倒三角形),用什么软件计算比较方便呀
浪涛






积分 499
帖子 270
2005-7-4 18:33    顶部


hushixing wrote:
空间钢管桁架(倒三角形),用什么软件计算比较方便呀

用sap2000,3D3S都比较方便的.
STAAD CHINA据说也不错的!



[img]http://www.hbliti.com/ipshow/img.asp?name=langtao[/img]
wisdomlyx






积分 62
帖子 39
2005-7-10 10:13    顶部


是否需要加斜杆,不是根据你用什么程序来定,而是要看你是怎么假定你的桁架节点的。另外,还要考虑你的整体结构的形式。这些前面的仁兄们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我想说的是:甲方让你加,你就加!用钢量增加对施工方、设计方都没什么损失,总造价提高了,票子也就多了。没办法的事,现在的中国建筑市场,设计师根本没地位,甲方才是老大!在国外,由于设计师终身负责所设计的产品,责任明确,甲方一般是很尊重设计师的选择的。
duxingke






积分 96
帖子 77
2005-7-10 13:50    顶部


曾经看到过讨论的这种结构,上弦没有加支撑,觉得也很稳当,上弦加斜撑确实也没必要;做为荷载形式相对固定单一,桁架内力几乎不变化的结构,上弦平面内的所有腹杆仅起联系两肢,减少其计算长度的作用,不论用那种程序计算,因没有输入上弦平面内的作用力或虽然输入但作用力过小,或是又考虑多品桁架共同分担所输入的荷载,计算通过都没有问题;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桁架无论在制作、安装或使用时都应保证受力单一。
IBM






积分 354
帖子 293
2005-7-10 20:00    顶部


事实上: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琶洲馆)所有的空间钢桁架(倒三角形)上弦杆间设置了斜杆。7月7日作为代表参观时我亲眼见到的。
jimxu






积分 32
帖子 32
2005-8-3 09:22    QQ 顶部


关于是否加斜撑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因为倒三角形的稳定性显然比平面桁架的要高,应该考虑用柔性拉索。施工时由于上下弦杆贯通,计算时当然设置弦杆的节点为刚接。
TOMYI-2008






积分 82
帖子 87
2005-8-9 17:42    顶部


yxs_li说得对,弦杆若是贯通的则为刚接,腹杆一般相对弦杆较小,即使用相贯焊缝连接其转动约束刚度仍较小,因此可以认为腹杆与弦杆之间为铰接连接。
jgwyd






积分 56
帖子 44
2005-8-9 22:29    顶部


这个简单点说,就是四连杆与三角形的问题,尽管四连杆是刚性连接,但终究不如三角形受力合理
stu_mzhli






积分 42
帖子 49
2005-8-14 17:53    QQ 顶部


问个概念上的问题,

倒三角形比正三角形受力更加合理吗?为什么?
我觉得后者更合理。前者是上下弦拉压之差等于推力,后者是上下弦压力叠加等于水平推力。
stu_mzhli






积分 42
帖子 49
2005-8-16 15:58    QQ 顶部


对上一篇文章进行更正,无论正三角形还是倒三角形,都是在跨中处受力最大,上弦受拉,下弦受压,两者的差值就是拱整体在该处的轴力。所以我觉得自己上述的结论是错误的,更正一下。另外提出一个问题,在竖直向下荷载作用下,下弦的受力是最大,此时明显应该在下弦加强,就应该采用正三角形,风荷载的吸力作用下则正好相对应,但是一般风荷载还是克服屋盖体系的自重,所以,经过计算该用什么形式就用什么形式,不能先入为主的下结论。
再次对自己的上一篇文章say sorry.
bc476david






积分 30
帖子 27
2005-8-17 13:40    顶部


正在做一弧形屋架项目,对于此问题看法如下:
1)弦杆通长,腹杆贯通节点满焊于主管,如果按等强度连接考虑(对角焊缝高度及施工质量做足够要求),我认为应当按刚接考虑,这样设计可以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材料。个人觉得计算挠度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此种连接考虑为好;
2)考虑极限情况,腹杆在极限荷载作用下如按刚接考虑则肯定会进入塑性,此时宜按塑性铰考虑,即按弦杆通长,腹杆铰于其上来建模分析。当然规范是完全按较接处理,我认为是偏于保守了,若干腹杆挠曲变形或局部屈曲后依然有很大强度!不信的话就拿根铁丝自己试试看,把它弯曲变形(塑性)后,弯回来依然要用一样的力(来回疲劳试验除外)。
3)不论刚接较接,上下弦杆都是通长的,这是原则,如果弦杆也打断,那就太劳民伤财了,也不合设计。上弦两根杆由与其垂直的腹杆相连,个人认为满焊连接已经可以足够保证弦杆的平面外稳定,而且也是超静定不变体系,故按刚接考虑,所以斜腹杆有点浪费。但考虑用钢量也不大,重要建筑加斜杆作为安全储备也无可厚非。
南华人






积分 301
帖子 179
2005-8-18 14:23    顶部


1.加不加斜杆或是否是全铰接模型,结构都是几何不可变的,因为三角形空间桁架其实可看作四角锥平板网架的一个条带,它是由锥型单元加一条下弦组成的(对倒三角形)组成的,当然几何不可变;至于程序问题,关键在于不同的程序对绕支座连线的转动和支座的侧向平动约束处理方式不同,有的程序即使你不加,也默认加了约束,有些程序则必须加。
2.加不加斜杆对空间钢桁架的整体稳定影响很大,对于大跨度的结构,建议设置斜杆,而且加不加斜杆最好都要作整体稳定分析,特别是对于大跨度的结构。
ruralboy






积分 285
帖子 263
2005-10-14 18:08    顶部


请问两个空间刚体之间至少要几根链杆才能成为几何不变体系。昨天想了一晚上觉的应该是五根。另外俺觉的不加斜撑的三角形桁架是个瞬变体系,反正不是几何不变体系。下次再发吧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